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36张).ppt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36张).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36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商、周;;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五谷:;六畜:;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先秦:种植五谷,南稻北粟,还有桑麻 (2)汉:从西域引进大量的农作物品种(以蔬菜、水果为主,如胡萝卜、核桃、葡萄、蚕豆) (3)魏晋南北朝:农作物的格局仍然是南稻北粟,但麦类的种植更加普遍 (4)隋唐:改变粮食种植格局,形成南稻北麦,还种植茶叶,棉花,食用菌 (5)五代宋元时期:引进占城稻 (6)明清:引进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土豆、烟草;“精耕细作” 是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农业综合技术体系。 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包括: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建设、耕作栽培技术与经验、经营管理等。;;春秋战国时代的铁农具和牛尊;西汉; 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白渠 ;灌溉工具;;三、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男耕女织 (落后性);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地位);? 小农经济的地位及与自然经济的关系: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但是自然经济不等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自然经济早于小农经济而存在,自然经济在近代逐渐解体,但小农经济却长期存在。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是合二为一的。;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是开放的,与市场有紧密的联系,其生产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生活和交税;1、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探究问题三;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 C.注重精耕细作 D.强调自给自足;2.秦人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苍,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封建小农经济的概念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