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0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作业)(基础版).doc
PAGE
PAGE 6
一、选择题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中心南移
【名师点睛】“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
2.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盛行定额租制”“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中可知,江南地区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变化。所以答案选D。A不符合题意;B中没有哦松弛;C中货币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的发展
3.近代自然经济之所以“瓦而不解”,有人总结,是因为地主“不会废”,资产阶级“没想废”,农民“没废成”,无产阶级“没废完”,帝国主义则说,“废它个啥!这里的“废”是指废除
A.封建土地私有制
B.封建土地国有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土地买卖制度]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名师点睛】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5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4.有气候学者研究气候变迁与朝代兴衰的关系,指出明代大多时间气候温暖潮湿,适合农耕民族发展。崇祯年间则是大降温,大顺、顺治这类年号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渴望.这一研究表明
A.气候变迁是朝代兴衰的根源 B.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应对天灾能力脆弱]
C.研究结果充满迷信荒诞不经 D.作者用生态史观准确还原了当时历史
【答案】B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崇祯年间是大降温,大顺、顺治这类年号反映当时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渴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小农经济经营方式应对天灾能力脆弱,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不选ACD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
5.“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植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反映的耕作技术是
A.垄作法 B.代田法
C.耕耙耱技术 D.耕耙技术
【答案】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
6.《汜胜之书》成书于西汉,现存37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记载有“区田法”、“穗选法”、“浸种法”等等。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是
A.划分田地 B.因地制宜
C.精耕细作 D.优选种子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汜胜之书》中记载了许多农业方面的科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有科学种田,在农业生产中讲究精耕细作的思想,故选C项,不选ABD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
7.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
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战国11729—]——西汉238541347—东汉467954113829(单位:件)
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共49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共46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共35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共39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课件(共30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件(共28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共35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五单元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六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件(共40张PPT).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二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