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0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doc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0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0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doc

PAGE  PAGE - 7 -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宋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农民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兼并 2.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  )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④“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①④反映的是重农抑商政策;②③强调工农商三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故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 4.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后,“诏沿海迁民归复田里”;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于南洋的吕宋(今菲律宾),是“西洋国(西班牙)和红毛国(荷兰)泊船之所,藏匿盗贼甚多”,再次颁布出海禁令。以上材料主要反映(  ) A.清朝的政策与当时西方的工业文明格格不入 B.康熙皇帝已经察觉西班牙和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海盗行径 C.清朝前期根据形势,海上贸易“时禁时不禁” D.处理民族关系是康熙实施海禁政策的出发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信息“诏沿海迁民归复田里”“再次颁布出海禁令”可判断C项正确。西方的工业文明形成于19世纪,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西班牙和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海盗行径,过于片面,故B错误。处理民族关系,也过于片面,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 5.明清史研究专家黄冕堂先生在《明史管见》中记录了明朝中后期勋戚占地情况,如下面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兼并之风越来越疯狂 B.国家授予勋戚大量良田 C.封建社会实施土地私有制 D.豪强地主拥有强权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兼并 6.“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干预”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获取巨额财富”可知,A、B两项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市坊制度是政府管理商业的措施,这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但它不能使国家获取巨额财富,排除C项;官营专卖的措施既能使国家最大限度地控制经济,又能使政府获取巨额利润,故答案为D项。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官营专卖 7.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可以得出(  ) A.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B.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 C.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答案】A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特点 8.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及“海禁”政策。根据材料“其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