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DOC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学案.DOC

第  PAGE 3 页 共  NUMPAGES 3 页 课堂探究 探究点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史料导入 甲: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互动探究 (1)根据史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2)使用史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史料?说明理由。 (3)据史料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提示:(1)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事实,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事实,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2)史料乙。史料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史料甲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3)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名师精讲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特征 变化原因:①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是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重要因素。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商铺、银行、船坞等,使之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据点;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也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与世隔绝日久的中国人面前。通商口岸构成了近代文明向中国内地的辐射源。②中国社会内部的新兴进步力量,为振兴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作出的努力,直接改变和影响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维新派的活动,顺应了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变化的历史趋势,推动了近代文明生活习惯的养成;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更深的程度、更大的力度倡导新生活,确立了近代新生活礼俗的合法地位,把自维新运动以来的社会风俗改革推向高潮。新文化运动对新道德、新风尚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特征:①旧与新、中与西的冲突、融合,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复杂多样的景象,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严重不均衡。②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不断加深。③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一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 【例题】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题目立意:本题以近代剪辫易服为切入点,通过漫画的形式,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 解题指导:漫画中的人物把辫子剪掉一部分为的是崇尚西法,把一部分留下为的是保存国粹,可以看出该人物矛盾的心理,故可排除A、D两项;留发辫是陋习,不是传统精华,B项错误;从本质上看,该人物还是表现出与近代社会风俗相悖的一面,故C项正确。 答案: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