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史简本(全)
PAGE
PAGE 29
第一编 诗歌发展史
第一单元(第一册)
一汉代乐府民歌P224
内容:1反映现实创伤(《东门行》反抗。《妇病行》、《孤儿行》人间辛酸。)2表现爱理想(《上邪》是爱的誓言。《孔雀东南飞》爱的幻灭。)3感叹人生无常(乐生恶死的愿望。《薤露》、《蒿里》。《薤露》“人死一去何时归”。)
艺术性:1整体上“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2善于剪裁。3叙事诗的发展。(1)人物形象(2)详略得当。详于叙事,略写首尾,辅叙服饰。4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二《古诗十九首》P272
一内容:1离情别绪2闺思愁怨3人生失意(普遍情感,共鸣效应。)
二艺术:1情景交融:比兴、象征2意味隽永:含蓄,言有尽义无穷。3语言浅近自然4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第二单元(第二册)
四、建安风骨P40:
1是对建安文学整体风格的概括。慷???悲凉。2代表人物:三曹七子。3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4“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五、正始之音(《咏怀诗》、嵇志清峻、《百一诗》)P43:
1正始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2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3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4嵇康的诗追求自然、高蹈独立,诗词锋爽利,语气清峻。刘勰《文心雕龙》评为:“嵇志清峻。”(《明诗》)5应璩是建安诗人应玚之弟,以《百一诗》闻名后世,其内容相当广泛,主旨是对曹爽的规劝。态度平和,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温柔敦厚的风人之旨。语言质朴,以言事与说理见长,形象则有所不足。
六、太康诗风:代表人物。P51:
1辞彩华丽,2描绘繁密,3多用偶句。
七、左思风力P58:
1左思《咏史》诗的内容主要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2钟嵘《诗品》置左思于上品,评其诗曰:“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他的诗多引史实,故曰“典”。借古讽今,对现实政治持批评态度,故曰“怨”。而借古讽今又能做到深刻恰当,故曰“精切”。他的诗能起到讽谕作用,故曰“得讽谕之致”。钟嵘《诗品》还说左思的诗“出于公干”,公干即建安诗人刘桢。在论及陶渊明时则说“又协左思风力,”“风力”与“风骨”义近。钟嵘标举“左思风力”,含有左思再现了建安风骨的意思。
七郭璞《游仙诗》P59:
1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游仙诗分为远游和求仙两类。2郭璞的《游仙诗》 “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诗品》)。是其仕途偃蹇、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寄托。3文采富艳,寄托高远。4郭璞借游仙写其坎壈之怀,继承了《诗》、《骚》的比兴寄托传统。
八玄言诗P63
1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以诗阐发玄理,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兴盛的结果,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2代表作家是孙绰、许询。3东晋玄言诗的特点,是“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3一些玄言诗以山水体玄,又山水诗的产生有直接的影响。对后世说理诗也受其熏染。
九、田园诗人陶渊明P70
1情景交融,2平淡自然。
十、山水诗的历程P104:
1《诗经》和《楚辞》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作为或比兴的媒介。2曹操的《观沧海》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4西晋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4山水诗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隐逸之风大炽,作为生活环境的山水景物,也就很自然地反映在诗中。5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山水体玄,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风气,可以说玄言诗本身就孕育了山水诗。6晋宋之际,山水绘画及理论也应运而生。7五言诗的成熟以及江南民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经验,也为山水诗的产生做好了文学上的准备。8在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在当时及对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谢灵运。
十一谢灵运山水诗P105:1造语富丽精工。对偶,炼字。《过始宁墅》:“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2意境清新自然。描景如画。《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初去郡》“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3玄言尾巴。结构程式化。叙事、描景、说理。
十二陶谢比较。P108
1陶集古朴诗之大成,谢开南朝新诗之风气。2从写意到摹象。同是写山水,(1)陶重写意,谢重客观。模山范水。(2)陶浑然一体,谢有割裂之嫌。3从启示性到写实性。(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