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原理及应用-03 酶的分离提取及纯化制备.pptx

酶工程原理及应用-03 酶的分离提取及纯化制备.pptx

  1. 1、本文档共1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酶工程原理及应用-03 酶的分离提取及纯化制备

酶工程 (原理及应用);第三章 酶的分离提取及纯化制备;一、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策略;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分离的基本过程;生物分离的各阶段的常用方法;生物分离技术的特点;分离纯化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分离效率的评价;分离因子(separative factor), 或分离系数(separative coefficient) 意义:A、目标产物浓度?,杂质浓度?,则分离因子大,分离效率?; B、? = 1时,则未分离。故在分离为主要目的时,? ? ? ;回收率(recovery):;生物分离方法的选择;成品规格(或产品质量标准) 五肽胃泌素的上海市药品标准(1993年版32页) 指标名称 指标 含量(C37H49N7O9S) 97.0-103.0 比旋光度 -25? ~ -29? 吸收值比 A(280nm):A(288nm) = 1.12-1.22 ???基酸 各氨基酸之比为1 干燥失重,% 0.5 ?进料的组成和物性 (1)目的产物的浓度。高?低? (2)物料中的与目的产物相近物质组成的物理化学性质。 (3)目的产物的定位。是胞内还是胞外? (4)菌种的种类和形态。 (5)微生物的含量和发酵液的黏度。;生产规模 危害性 (1)离心产生的气溶胶、发酵产生的废气、干燥产生的粉尘等。 (2)目的产物本身的危害性;抗肿瘤代谢类药物,类固醇类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等。 (3)试剂危害。萃取试剂CCl4、甲苯、苯、二甲苯、CNBr。 (4)微生物的危害。重组DNA工程菌不能任意排放。这一菌种为新的物种,不能排除对生态系统和人的危害。 分批分离还是连续纯化;16;酶的纯化过程,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粗蛋白质 (crude protein): 采样 → 均质打破细胞 → 抽出全蛋白,多使用 盐析沉淀法;可以粗略去除蛋白质以外的物质。 (2) 部分纯化 (partially purified): 初步的纯化,使用各钟 柱层析法。 (3) 均质酶 (homogeneous): 目标酶的进一步精制纯化,可用制备式电泳 或 HPLC。;二、常用的提取技术原理及应用;1、预处理和固液分离 分离细胞、菌体和其它悬浮颗粒(细胞碎片、核酸和蛋白质的沉淀物)。 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 改变滤液的性质(降低粘度等),以利于后继操作。;(1)发酵液的预处理;(2)发酵液的凝聚和絮凝处理;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具有长链线状结构,是水溶性聚合物,分子量高达数万至一千万以上,在长的链节上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功能团,可以带有多价电荷,也可以不带电性。 它们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分子引力或氢键的作用,强烈地吸附在胶粒的表面,一个高分子聚合物的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颗粒的表面上,产生架桥联接,生成粗大的絮团,这就是絮凝作用。 聚丙烯酰胺类衍生物 聚苯乙烯类衍生物 无机高分子聚合物絮凝剂,如聚合铝盐和聚合铁盐等。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多聚糖类胶粘物,海藻酸钠,明胶、骨胶、壳多糖和脱乙酰壳多糖等。;絮凝剂浓度 絮凝剂分子量 絮凝剂类型 溶液的pH 搅拌速度和时间 助凝剂;(3)发酵液的过滤;2、细胞破碎 许多酶存在于细胞内。为了提取这些胞内酶,首先需要对细胞进行破碎处理。;27;28;29;30;31;;机械破碎法;采用高压匀浆器(由高压泵和匀浆阀组成)。;35;36;37;38;高速珠磨机工作原理;Netzsch LM-20型珠磨机;珠磨机破碎作用方程;42;43;44;45;47;48;使细胞结合水分丧失,从而改变细胞的渗透性。当采用丙酮、丁醇或缓冲液等对干燥细胞进行处理时,胞内物质就容易被抽提出来。 气流干燥主要适用于酵母菌,一般在25-30℃的气流中吹干; 真空干燥多用于细菌。 冷冻干燥适用于不稳定的生化物质;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二. 化学法—冻融法结 加B.A(12%,37℃搅拌3h)→ 菌悬液→冻融(冻结14h→融化),释放率—70%;比活—2.69 u/mg 三. 化学—超声波振荡法结合 先丁酯处理,再超声波(90秒),释放率72%。小型设备,不能工业大规模生产。 四. 高压匀浆法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