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龙马水电站溢洪道工程体型优化过程概述1018.docVIP

5龙马水电站溢洪道工程体型优化过程概述1018.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龙马水电站溢洪道工程体型优化过程概述1018

龙马水电站技施阶段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研究报告 PAGE 2 PAGE 7 龙马水电站溢洪道工程体型优化过程概述 张庆节 杨再宏 刘善均 (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 昆明) (四川大学高速水流实验室,云南 成都 ) 摘要:介绍龙马水电站溢洪道工程工程量及工期优化方案的研讨、制定和实施全过程以及优化后的成果。 关键词:龙马水电站;溢洪道优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示号: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龙马水电站位于云南省思茅地区李仙江中段的把边江河段上,是李仙江流域梯级开发中的第四级,坝址距昆明公路里程425km,距墨江县城公路里程为173km。 本工程水库总库容5.904×108m3,装机三台,总容量240MW。枢纽主要建筑物有:面板堆石坝、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左岸引水系统、地面厂房、排沙隧洞等。 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35m,坝顶长315m。枢纽泄水建筑物由开敞式溢洪道、排沙隧洞组成。校核洪水总下泄流量(P=0.02%)为6946m3/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P=0.2%)为5907m3/s。溢洪道设3个溢流表孔,每孔净宽12m,溢流前沿总宽44m。排沙隧洞由有压洞段、无压洞段、出口明渠段、事故闸门井、工作闸室组成,总长848.8m;有压段洞径4m,事故闸门孔口尺寸3m×4m,弧形工作闸门孔口尺寸3m×3m。 2 溢洪道优化的目的、任务 2.1 溢洪道优化目的 龙马水电站溢洪道泄洪水头为100m左右,最大泄量约6800m3/s;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条件,为减轻溢洪道挑流消能对下游河道的冲刷、并方便运行管理,溢洪道泄槽用两道中隔墙分为3个泄槽。出口采用挑流消能,挑坎相互独立、原方案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已通过审查。 根据工程现场施工面貌及进度安排,按溢洪道分3个独立泄槽的设计方案,要在2007年汛期来临前建成溢洪道,并具备泄水条件,难度非常大,因此,提出如下优化建议:去掉泄槽中1#、2#泄槽之间中隔墙,相应调整挑流鼻坎体形;缩短引渠左导墙长度;引渠前端未开挖部分不再进行开挖。这样可以减小工程量、简化施工方法、缩短施工时间。如溢洪道在2007年汛期具备泄水条件,导流???就可在汛前下闸、水库蓄水,提前一个汛期发电,经济效益巨大。因此,有必要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论证上述优化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为工程建设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对溢洪道工程需要委托四川大学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提出优化后水力学模型。然后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后提出溢洪道体型修改意见,然后反馈给四川大学进行补充优化试验,最终提出推荐溢洪道体型优化方案 2.2 工程优化任务 2.2.1水力模型试验 对溢洪道引渠、闸室、槽身及出口挑流鼻坎挑流水舌流态进行仔细的观测,特别要指出一些特殊的水力学现象,例如进口是否有旋涡、槽身是否有冲击波、挑流鼻坎起挑和终挑流量、渥奇曲线段的水流形态、下游水流对岸坡的冲刷影响、回流对尾水出流的影响等; 量测流道水面线,观测泄槽内水流流态和水面形态,观测泄槽沿程水深分布,为边墙高度设计提供试验依据; 测定挑射水流的水力学参数,如挑射水流的内外缘轨迹、挑距、落点位置等;为出口挑坎体型优化提供相关参数; 下游河道采用动床,应测定冲刷坑的范围、形状、深度,以绘制等高线的方法表示出冲坑和堆丘的形状,并以枢纽座标系统作为参照系; 测量下游河床岸边流速; 2.2.2确定溢洪道优化后的体型 根据水力学试验测试内容对模型所提的初步布置方案,与设计院共同研究后提出溢洪道体型优化初步修改意见,然后进行补充优化试验,最终提出推荐的体型优化方案。 设计院根据最终的体型优化方案进行结构设计。 图2-1 龙马水电站枢纽平面布置图 3.溢洪道模型试验工况及内容 模型的高程范围从480m至645m,模型总高度约4m,上游至导流洞进口前约200m,下游至坝轴线以下1200m左右,模型全长约40m。 3.1 试验工况 试验工况见下表: 表4-1             模型试验工况表 试验组次水库水位(m)洪水频率(%)总下 泄流量(m3/s)发电 流量 (m3/s)泄洪 建筑物流量 (m3/s)溢洪道设计 泄量(m3/s)溢洪道试验 泄量(m3/s)左泄槽(m3/s)右泄槽(m3/s) 排沙洞 (m3/s)备注1639 13901801210960960局开全关全开(250)常年洪水2639202110180193016801938全开全关全开(250)常年洪水363914910180473044804480(854)局开(3876)全开全开(250)消能标准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