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院附属中学,2017年历史学考,复习提纲.doc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2017年历史学考,复习提纲.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2017年历史学考,复习提纲

PAGE  PAGE - 116 -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发展线索 西 周奴隶社会的兴盛前770年前476年东 周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前475年前221年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前221年 220年秦 汉封建社会的首次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初步发展581年907年隋 唐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907年1368年宋 元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1368年1840年明 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封建社会:(战国——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一、西周 1、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目的:为巩固统治。 (2)方法: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影响:积极:①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促进了西周的兴盛。 消极:②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③形成等级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24页《西周等级示意图》) 【注】齐鲁大地的来历和哪种制度有关?分封制。 列举三大地方行政制度:西周:_________ 秦朝:_________ 元朝:_________ 2、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周厉王成语道路以目)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幽王成语千金一笑、故事:烽火戏诸侯)。 春秋战国的纷争 二、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基本特征: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主要因为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表现:①政治上:改革变法—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民族融合,由分裂割据趋向统一。②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大量私田被开垦。③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局面。(4)军事: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 【思考】春秋战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生产力提高的标志是什么? 春秋争霸:(1)原因: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 (2)过程:A、齐桓公首先称霸。①原因:a、齐国盛产渔盐,经济富庶;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d、以尊王攘夷号召,扩充疆界。②结果: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注】齐桓公首先称霸的主要原因:管仲改革。 B、晋文公称霸:①原因: 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②标志: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在城濮大战(成语:退避三舍),楚军大败,晋文公做了霸主。 C、后来,楚军打败晋军,楚庄王做了中原的霸主。 (3)春秋争霸的作用:①给人们带来灾难;②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都是改革强大。而且改革都涉及内政、生产、军队。 【注】奴隶社会的改革:管仲改革;晋文公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韩、赵、魏(2)田氏代齐(3)七雄并立:齐、楚、秦、燕、赵、魏、韩。 (31页《春秋争霸形势图》)(33页《战国形势图》(位置:东南西北晋中间) 【注】:两图对比,战国少了晋,为什么?______________. 战役:①中期: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②末期:长平之战(纸上谈兵),时间:公元前260年,双方:秦、赵 。结果: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选择】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而鲁国朝齐却多达11次,朝晋多达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D.周王室地位衰落 大变革的时代 农业的发展:(1)生产工具:①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时期推广。 ②牛耕,春秋末年出现,战国时期推广,牛耕的出现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铁农具牛耕出现的意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水利的兴修: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世界著名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商鞅变法:(1)根本原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或者铁农具牛耕出现) 目的: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2)最彻底的是商鞅变法。时间:公元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