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振复谈周易与时间.doc
《周易》时间问题的现象学探问 [ 录入者:编辑04 |?时间:2008-07-29 | 来源:本站 | 浏览:[ 12次] [摘 要]《周易》时间问题是一个烦难的问题,也是一个为今天的易学研究所忽视甚至遗忘的问题。其实,《周易》是先秦古籍中最集中而深致地关注与论述时间问题的一部典籍。其时间观,是在原始文化的人文土壤中滋生出来的,具有独特的人文素质、品格与精神。《周易》的筮符结构就是它独特的“时”结构;而所谓“命运”,表述的是一种处于神性时间与人性时间之际的巫性时间。“知几,其神乎”正是《周易》对这种巫性时间的趋于哲理内涵的追问。它显示了一种现象学的意义。用现象学的理论与方法,努力对周易时间观作深度解读,以“在”的提问会应《周易》“时”的价值与意义,在反思与批评中揭橥《周易》时间观特点。在众多的巫术文化中,唯有《周易》巫筮转嬗、成长为以哲理、伦理为主的史文化,这与它的巫性时间观有着密切的人文联系。 [关键词]《周易》 时间 现象学 [作者简介]王振复(1945-),男,上海市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兼任教授,主要从事易文化美学、中国美学史、中国建筑文化美学的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7)11-0087-07 如果说多年以来中国易学研究有什么学术缺失的话,那么其缺失之一,便是对《周易》时间问题的忽视与漠视。回想十六年前,当拙著《周易的美学智慧》(湖南出版社,1991)首次论证《周易》“时间型的哲理沉思”这一论题时,就深感其理论上的烦难。有关时间之本在的思想、思维之巨大深度及其人文意蕴,的确让人一时难以把捉,又总给人以人人无不“熟知”的错觉。奥古斯丁说:“什么是时间?假如没人问我,我懂;假如有人问我,我不懂。”其实“懂”与“不懂”,不在于有没有人“问”,而在于主体提问的心智原驱力,如何摆脱对时间所谓“熟知”的束缚与纠缠。我们其实是在向“熟知”发问。《周易》的文化思想,源于古人对时间的敬畏、惊奇与感悟,而今有些易学研究,偏偏“遗忘”如此重要的时间难题,这不免令人沮???。我们是多么不幸地茫然生活在时间的“黑暗”之中。 命运:巫性时间 在通行本《周易》中,时间这个概念,一律被准确地称之为“时”。没有哪一部中华先秦古籍,如此集中而深致地关注与论述时(时间)问题。 《易传》论乾卦,称“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其“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变通者,趣(引者注:趋)时者也”;说坤卦“承天而时行”,君子仿效,“待时而动”。《易传》又释大有卦:“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言随卦“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称观卦“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大过卦时应“大过”,则运必有反,故日:“大过之时大矣哉”;坎卦示喻重重险陷,“险之时用大矣哉”;遯卦表征人生之退避,此当“与时行也”,“遯之时义大矣哉”;睽卦喻乖背之理及因时而运化,所谓“睽之时用大矣哉”;损卦言减损之道,故发“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之论。而革卦“革之时义大矣哉”,又“动静不失其时”,“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至于蹇卦、解卦、骺卦与艮卦等等的卦义解读,均不离“时间”主题。凡此则雄辩地证明,《周易》对于“时”问题何其关注、执著。 这里,《易传》所言“时成”、“四时”、“趣时”、“时行”、“待时”、“随时”、“时变”、“时用”、“时义”以及“与时偕行”、“与时消息”等等,究竟体现了怎样的时间意识? 拙著《周易的美学智慧》曾经指出:“‘时’在这里最显在的意义是指天文学上的时令、四时;其次是指巫学意义上的人的时运、命运;而最深层的意蕴,是属于文化哲学层次上的时机、时势,是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中最独有的时间观念和时间哲学。”这一论述大致可以成立。欠周之处在于,《易传》时代,中华尚无成熟意义的“天文学”与“时间哲学”,《易传》所处的战国中后期之天文学与时间哲学意识,主要融渗于阴阳五行之说以及历算的原始巫术文化的意识、理念之中。《易传》成篇,几与通行本《老子》、《孟子》、《庄子》同时。此时作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其文化重心,正处于从原始巫文化向史文化即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文化形态的转嬗之中。《易传》是表述这一文化转嬗的重要文本。学界有人以为,《尚书·尧典》是论述“时间”观的最早文本。但《尚书·尧典》所言“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之“时”,仅为时令之义,并无人文哲学意蕴,而且,《尚书·尧典》的成书年代难以确考,学界一般以为在周、秦之际。《庄子》一书的“时”意识与观念,除了指时令、时刻等义以外,其中最具哲学等意义的论述,是其《盗跖》篇所言“天与地无穷,人死者有时”以及“操有时之具,而托于无穷之间”,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孙子兵法》虚实篇解读课件.ppt VIP
- 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及目录(2023年修订版) .doc VIP
- 会计实习报告心得.docx VIP
- 智能优化算法解析 第2章 基于进化规律的智能优化算法.ppt VIP
- (三级)无人机驾驶员(航拍)理论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VIP
- 3.2 国际关系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 2025年(四级)无人机驾驶员(航拍)理论考试题库(夺冠系列)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3.2国际关系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3.2 国际关系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