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病害的类型及症状识别..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坪病害的类型及症状识别.

技能训练1 草坪病害的类型及症状识别 实训目标 通过对草坪白粉病、锈病、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菌枯萎病、炭疽病、仙环病以及细菌病、病毒病等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形态的识别,掌握上述草坪病害的症状特点及病原类型。 实训场所 园林植物病理实验室。 实训形式 4~6人1组,在教师指导下对供试草坪植物各种病害标本进行观察识别。 实训备品与材料 按组配备双目体视显微镜、放大镜、镊子、解剖针等用具;草坪白粉病、锈病、褐斑病、腐霉枯萎病、镰刀菌枯萎病、炭疽病、仙环病以及细菌病、病毒病等草坪植物病害症状实物标本及症状类型挂图。 实训内容及方法 观察所有草坪草病害的挂图及幻灯片。 以下列病害为代表,辨别其病状特点及病原形态 白粉病 辨析草坪草白粉病为害状。同时用挑取白粉及小黑点,制片镜检分生孢子、闭囊壳及附属丝。用挑针轻轻挤压盖玻片,注意观察挤压出来的子囊及子囊孢子。 锈病 辨析草坪草锈病为害状。切片或挑片镜检草坪草锈病的夏孢子及冬孢子堆。注意辨识其形态,冬孢子双孢、有柄、壁厚;夏孢子单胞、无柄、壁薄。 褐斑病 辨析草坪草褐斑病为害状。用挑针挑取菌丝镜检,观察菌丝的分枝处是否呈直角,扩大镜观察菌核的外部形态。该病害主要结合发病现场及资料图片进行观察识别。 腐霉枯萎病 辨析草坪草腐霉枯萎病为害状。用挑针挑取菌丝镜检,观察菌丝有无隔膜,能否见到姜瓣状的孢子囊,该病害主要结合发病现场及资料图片进行观察识别。 镰刀菌枯萎病 辨析草坪草镰刀菌枯萎病为害状。用挑针挑取粉红色的霉层镜检,其孢子是否为镰刀形,该病害也可结合发病现场及资料图片进行观察识别。 炭疽病 辨析炭疽病的为害状。该病害主要结合发病现场及资料图片进行观察识别。 德氏霉叶枯病 辨析该病害的为害状。用挑针挑取霉层镜检,其分生孢子是否为长棍棒形,多分隔,该病害也可结合发病现场及资料图片进行观察识别。 仙环病 辨析该病害的为害状。该病害主要结合发病现场及资料图片进行观察识别。 细菌病害 辨析该病害的为害状。切取病健交界处组织进行镜检,观察菌脓现象。 病毒病害 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均匀或不均匀褪绿,出现黄化、斑驳、叶条斑,还可以观察到植株不同程度的矮化,死蘖枯叶,甚至整株死亡等。观察钝叶草(也叫奥古斯丁草)衰退病(SAD)的症状特点。 (上述病害在辨析或镜检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标本。病害蜡叶标本要轻拿轻放,不要用手揉搓病部的病症,应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病部病症并确定其类型。 实训报告要求 (1) 试述观察到的病害的识别要点、病原类型及症状在病害诊断上的意义,并举例说明病状和病症区别。要求能结合本次实训所用标本举实例说明。 (2)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表4-1)。 表4-1 观察结果记载表 编号病害名称发病部位病状类型病症类型 阅读与练习 知识窗 真菌病害研究概述 我国森林病害研究起始开20世级50年代初期,尹莘耘(1953)对松类幼苗立枯病进行了最早研究。随后各地学者相继对松杉类苗木猝倒病以及银杏、杨泡桐等苗木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抑制危害的预期效果。 进入60~70年代,多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协作组形式,或以片区课题组形式对严重的森林病害进行研究。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研究的有油茶疽病(1960)、毛竹枯梢病(1963)以及杉木疽病(1976)。西南省(自治区、直辖市)偏重松赤枯病(1975)的研究。北方片区则集中在研究落叶松早期落叶病(1963、1976)、落叶松枯梢病(1979)、红松疱锈病(1979)等。 80~90年代,南方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马尾松枯梢病(1980)、板栗疫病(1979)、竹秆锈病、云杉球果锈病(1982)、华山松疱锈病(1992)、油桐枯萎病(1989)、华山松落针病(1987)、楠竹林枯枝病(1989)、毛竹基腐病(1995)及“七五”至“九五”攻关项目以及重点松针褐斑病(1986)、国外松梢病(1986)的研究。北方地区有松针红斑病(1986)、红松脂溃疡病(1983)、落叶松褐斑病(1986)、杨树溃疡病(1979)、杨树肿茎溃疡病(1986)、杨树大斑溃疡病(1984)的研究。 对病原真菌的研究方面,我国有到长病真菌736种21变种。其中我国森林病理学家命名新种37种(白粉菌16种,散斑壳7种,锈菌4种,拟盘多毛孢3种,以及丛赤壳、柱孢等)。重要新种有引起毛竹枯梢病的竹喙球菌、引起油茶软腐病的油茶伞座孢菌、引起青海云杉叶锈的祁连金锈菌、引起侧柏枯病的侧柏绿胶杯菌等。 对上述真菌病害的病原、流行、测报、病理和防治技术等研究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既解决了生产上问题,更补充了中国森林病理学的内容。 课外阅读题录 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 陈守常 四川林业科技,2002,4:29-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