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师范大学考博运动生理学2013(新).doc
PAGE \* MERGEFORMAT 38
绪论
第一章 肌肉活动的能力供应
第1节 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考点3 三大物质代谢
1、糖代谢 糖在机体内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另一种是葡萄糖,存在于血液中称为血糖。空腹时血糖浓度约为80~120mg/100ml.。糖作为能源物质优于脂肪和蛋白质,特点:在满足不同运动时既可以有氧分解也可以无氧分解功能。在参与功能时动员快、消耗氧量少、能量产生的效率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2、脂肪代谢 脂肪是含能量最多的营养物质。脂肪代谢特点:动员慢、耗氧量大、能效率低。运动可以提高脂肪酸的氧化能力、改善血脂异常、减少体脂积累。
3、蛋白质代谢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最主要的原料,主要参与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在调节机体功能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以氨基酸代谢为基础。蛋白质在肌肉活动功能中不占重要地位。氨基酸的来源:食物消化分解;各组织细胞蛋白质降解;其他经中间代谢转化而来。 去路:再合成蛋白质更新和修复组织;合成肽类激素、激酶及核酸碱基等含氮物质;脱氨基后进一步氧化功能;脱氨基后合成糖、脂肪储存;再合成新的氨基酸。一般不作为供能物质。
考点4 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1、磷酸原系统 是指ATP和磷酸肌酸组成的系统,由于二者化学机构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该系统的最大供能速率或输出功率为56J/kg.s,功能持续时间为7.5秒。特点:功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中间产物。磷酸原系统的一切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物质基础,数秒内要发挥最大能力输出,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10秒内,是评定训练效果和方法的一个重要指标)
2、乳酸能系统 是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最大供能速率或输出功率为29.3j/kg.s,功能持续时间为33秒左右。特点:供能总量较磷酸原系统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血乳酸水平是衡量乳酸系统供能能力的最常用指标。1分钟内维持高功率输出运动的物质基础。(训练:数十秒的重复训练观察功能速率,1—2分钟间歇训练,观察最大乳酸值)
3、有氧氧化系统 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最大功能速率或输出功率为15J/kg.s。特点:ATP产生总量最大,但速率低,持续时间长,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的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是长时间耐力活动的物质基础。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等,是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主要生理指标。
(训练:持续训练、间歇性训练、乳酸阈训练)
第3节 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
考点1 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代谢特征
ATP功能的连续性 肌肉活动所完成的技术动作是周期性的、非周期性的、混合性的,也可能是间断性的,持续性的。在完成运动中,功能系统必须是连续的,否则肌肉工作会因能量供应中断而无法实现,也就是说ATP消耗与再合成之间必须是连续的。
耗能与产能之间的匹配性 肌肉活动随强度变化对能力需求不同,这要求产能速率必须与耗能速度相匹配。不同功能系统的功率输出速率和最大持续时间的评价运动能力代谢标准,也是训练手段设计的着眼点。
供能途径与强度的对应性 这是有耗能与产能之间的匹配关系决定,调控因素中,ATP与ADP的比值最为重要。
无氧功能的暂时性 由于无氧供能终产物很快限制代谢过程,无氧供能持续时间只能是短暂的。
有氧代谢的基础性 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代谢方式,三大营养物质利用最彻底,同时无氧代谢产物的清除及疲劳和能源物质的恢复都必须依赖于有氧代谢完成。
考点3 能量统一体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1、着重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 如短跑重点发展无氧系统的功能能力;长跑发展有氧功能系统的功能能力;几秒完成的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有些项目按比列发展
2、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为了有效发展该项目的主导能量系统,尽可能选择与该项目供能比例最接近的训练方法,制定出合理的实施计划。
考点4 肌肉活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分析
运动时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主要有“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两个变量。
最大强度的短时间运动。首选动用磷酸原系统,其次乳酸能系统,供运动不超过2分钟,以无氧供能为主。
中低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有氧功能为主,从糖代谢到脂肪代谢,最后冲刺仍需用糖靠无氧方式供能。
递增强度的力竭性运动。开始强度小,能耗速率低,启动有氧功能系统,当不能满足,启动无氧功能系统。
强度变换的持续性运动。无氧功能为特征,有氧功能为基础混合型运动。
此外:训练水平对能力代谢的影响,一是能量利用的节省化,能源物质储量多且动用快,肌纤维类型、膳食性质的影响。
第二章 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