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和利用.docVIP

论传统文化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和利用.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传统文化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和利用.doc

PAGE  PAGE 5 论传统文化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和利用   摘 要:无根之木不长,无源之水不长。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历史原因和生长环境的影响,民众思想也不例外。本文拟从传统文化对民众思想的影响出发,探究本地区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引导民众思想建设,从而更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早日实施“两个一百”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众思想;影响;利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千姿百态,既一脉相承,又百花齐放。在一个地区,中华文明具体地表现为地方传统文化,有传说故事、工艺美食、风景文物等物质表现形式,又有说唱、舞蹈、绝技表演等非物质表现形式。在思南县合朋溪镇的传统文化就有“说伏似、唱花灯、锣鼓灯、舞龙、醒狮、上刀梯、下火海、丧葬、许愿、祭祀、哭嫁、土法造纸、米花米丝、神仙豆腐、花烛等20多种形式。   ???统文化是地方发展的历史沉淀,也是人文活动痕迹。大到社会统治管理思想,小到民风习俗,无不受其影响,又相辅相成,共同徜徉在历史长河。   从宏观上看,在灿烂的中华文明中,道、佛、儒学相互联系,此消彼长,影响和贯穿着中华民族社会管理思想始终。从尧舜禅让到君权神授,从孝义治天下到以仁政管理,从人治到法治,无不体现中华文明发展进程。   从发展历史看,有了辉煌的历史文明,就有了妄自尊大,闭关自守的清朝封建统治,导致创新不足,经济落后,才有了鸦牌战争以来的近代屈辱史。有了后来的改革开放,也有了一度的崇洋思想。经过了近代战争洗礼和现代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华民族不断审视和修正文化思维,目前,又逐步走上了文化发展正确轨道。   传统文化对民众思想的影响   传统文化以一定形式存在于民众的生活,影响民众思想情趣,民众生活又反作用于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傩技上刀山、过火海表现了人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勇敢拼搏的思想情怀;哭嫁风俗表达了即将出阁的女儿与亲人之间感恩惜别之情;米花米丝、神仙豆腐的制作则表现了人们利用自然、创新劳作,体验美好生活的情感;醒狮、舞龙则表现了群众勇猛、乐观、敢闯敢拼的性格;丧葬、还愿、祭祀等仪式,与其说是迷信活动,不如说是人们寄托哀思、净化心灵、自我解脱的方式;土法造纸术和《有女不嫁造纸家》的歌谣,充分展现了造纸劳作的艰辛,体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等等。   人们通过参与、听闻、观看传统文化的演绎,而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内心,这是任何教育和规则无法取代的,是这个社会和环境作用的结果。人们又通过学习,来思考这些传统文化,反作用于传统文化的取舍和前进方向,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尽管有时候,甚至很多时候要走弯路,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传统文化通过对一个人的综合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的为人、处事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态度。有了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才能逐步修正和形成自己的个性、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民众思想现状及原因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裕,但却表现出富而不贵、安而不乐、浮躁、嚣张的社会现象,部分群众的思想表现出猜疑、等靠要、耍无赖、冷漠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局部和少数,但仍然极大地阻碍了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伤害了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情感。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较多,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看,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缺位造成的。   从总体上看,从鸦片战争开始,仁人志士意识到中国已不再“强大”,继而有了“以夷制夷”、维新变法、改革开放等创新举动。在此过程中,不泛矫枉过正、崇洋思想作祟,一概排拆传统文明。这一点,从“洋马儿、洋火、洋铲”等产品名称就可见一般,当时凡事沾上了“洋”字的东西,就高人一等,令人刮目相看。   从地方发展来看,“除四旧”等活动把传统文化发展压在低谷,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奋起直追,一定程度也制约了传统文化的发展,这些原因导致传统文化长期远离群众生活。少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加之广大群众纷纷到发达地区“杀广”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从而导致思想偏离了轨道。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这种思想上的偏离和传统文化的缺位都是不允许的。   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的设想   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高层看,能够腾出手来抓文化产业,从群众看,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也强烈地要求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修正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开展传统文化普查,摸清家底。通过详细调查整理,对区域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内涵、发展根源和趋势做到一清二楚。目前,我镇正在开展传统文化搜集整理,已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