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蛇有没有面孔?.doc
PAGE PAGE 15 蛇有没有面孔? 在《道德的悖论:与列维纳斯的一次访谈》(The Paradox of Morality: an Interview with Emmanuel Levinas)中,提问者向列维纳斯提出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根据您的分析,‘汝不可杀’(Thou shalt not kill)的戒律是从人的面孔(face)中显露出来的。我想问的是这一戒律是否也呈现在动物的面孔中?动物是否也可以被视为必须受欢迎的他者?拥有言说的能力是不是‘面孔’(伦理意义上)的必要条件呢?”列维纳斯答道:“我不知道你在什么时刻才有权利被称为‘面孔’。人类的面孔完全不同,只有在此之后,我们才能发现动物的面孔。蛇有没有面孔呢?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1]众所周知,列维纳斯认为,他者的“面孔”中呈现出一种权威(authority)、一种戒律(commandment)。[2]他者之面孔颁布“汝不可杀”的绝对律令,它是主人,是上帝。可以说,与他者之面孔的遭遇是一个伦理性事件,它命令“我”去回应他者,将他者摆在优先于“我”的位置,瓦解“我”的利己主义倾向。然而,这里的“他者”是谁?它包括动物吗?动物是否拥有“面孔”?面对采访者的提问,列维纳斯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不能回答……”。德里达指出,列维纳斯的回答令人困惑(awkward),并且“为了突出这种令人困惑的表达方式,他(列维纳斯)反问道:‘蛇有没有面孔呢?’”[3]德里达认为,列维纳斯举这个例子绝非偶然。他指出,“蛇不仅仅是原罪的象征,世间所有的德行和罪恶也归于它。”[4]在古希腊,医疗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Asclepius)所执之杖是蛇杖。希腊人认为,蛇象征着生命的恢复和更新。在《圣经?创世记》中,蛇是魔鬼撒旦的化身,它诱惑夏娃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使亚当和夏娃违反了耶和华的诫命。“耶和华神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间的一切活物更狡猾。”在这里,狡猾的蛇代表着反对上帝的邪恶力量。“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的蛇与大地密切相连,它亦正亦邪,既代表着生命,又象征着死亡,它既可以是人们所崇拜的图腾,又可以是人们所恐惧的对象。可以说,它身上承载着丰富的意涵。 值得注意的是,在??访谈之前,列维纳斯始终认为动物无法成为他者。[5]例如在《整体与无限》(Totality and Infinity,1961)一书中,列维纳斯将人类与非人类区分开来,强调人类在伦理领域中的唯一优先性。他说道:“这个绝对的异质者(the absolutely foreign)可以命令我(instruct me)。而他只能是人类。”[6]他认为,动物无法引发人类的伦理回应,它们也不会从伦理层面来回应他者。从这个方面来说,动物没有伦理学意义上的“面孔”。多年之后,在《道德的悖论》访谈中,列维纳斯一改他往日的态度,在“动物是否有可能成为他者”这一问题上显得困惑不已。他采取不可知论的立场(我不知道……,我不能回答……)来回应提问者的问题。虽然列维纳斯不再彻底否认“动物拥有面孔”,然而他仍然将人类面孔看作是本源性的,而动物的面孔(如若有面孔的话)则是派生性的。他说道:“人类的面孔完全不同,只有在此之后,我们才能发现动物的面孔。”[7] “蛇有没有面孔呢?”这个看似无关宏旨的提问引起了德里达的关注。在“野兽与君主”(The Beast and The Sovereign)的系列讲座中,德里达以“蛇有没有面孔”为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8]“人们可能会问,蛇有眼睛,有舌头,有头,那么它是否有面孔呢?”[9]这里的“面孔”不能被还原为眼睛、舌头、鼻子等,它具有一种伦理性维度,它“拥有表现性和脆弱性(an expressivity and vulnerability),它可以对‘我’的思想和利己主义倾向提出质疑。”[10]蛇(可延伸至一切动物)有没有伦理学意义上的面孔?换言之,它能不能成为他者?能不能引起人们的伦理回应?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回到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劳伦斯的诗歌《蛇》为我们再现了人与蛇偶然邂逅的一个日常场景。在《野兽与君主》的讲座中,德里达对这首诗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力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一、第一情绪:从偶然邂逅到驻足等待 在一个炎炎夏日 我着一身睡衣 一条蛇来到我的水槽饮水 茂密的角豆树散发着异香 在树之浓荫的遮蔽下 我提着水罐走下台阶 我必须等待,必须等待 因为他/它先我而来(he was at the trough before me) …… 有某位(someone)先于我来到水槽边 我仿佛一个后来者,驻足等待(like a second comer, waiting) 炎热的夏天,“我着一身睡衣”,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