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定稿)讲义.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经济区位理论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 一、农业区位理论的产生 农业区位:农业生产活动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上,要根据生产的具体要求以及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合适场所,此即为农业区位选择,由于各种农业生产的要求及各地诸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 农业区位理论的产生: 传统农业时期:农业为自给性农业,追求产量最大化,生产布局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时期: 农业为商品性农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市场因素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有决定性影响。由此产生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旨在探索农业生产地域布局规律的农业区位理论,其以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为代表。 农业区位理论是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 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于1826年发表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其是农业区位理论的开山之作,也是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农业区位理论。 ;研究背景和目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利润大小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目的在于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一)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周围为其农业腹地,腹地之外被未开垦的荒野包围,与外界隔绝(孤立国);(2)城市是其腹地农产品的唯一市场,城市不从其他区域获得产品供应;(3)“孤立国”内交通手段固定为马车,不存在其它交通运输方式;(4)腹地具有均质性,各地自然条件相同,任何地点均可耕作:(5)各地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6)经营者具有自主性,经营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7)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由产品生产者承担。 ;2、要分析的问题 在“孤立国”这样一种排除了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均质的假想空间里,农业的收益主要是受到距城市市场距离所产生的运费的影响。假使人们经营农业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那么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空间配置与距城市的距离之间会形成何种关系?即是要探讨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配置的作用。 ; ; 大限度地增加利润的目的。 (三)杜能农业圈层结构模式 杜能在综合分析了与运费有关的运输距离、产品特点等因素后,本着运费最小、利润最大的原则构建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同心环状的农业圈层模式,表现为六大农业圈: 第一圈:自由农业圈;第二圈:林业圈 第三圈:轮作农业圈;第四圈:谷草农业圈 第五圈:三圃农业圈;第六圈:畜牧圈 ; 杜能农业圈层结构;  ;  ;  ; 2、中观尺度研究(城市范围)——上海、北京城郊区的农业圈层结构 ; ; ;   ; ;   ; 原料指数————指需要运输的非遍在原料(局地原料)的重量与成品重量之比。 如使用非遍在的纯原料,则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如棉纱织布、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如使用非遍在的粗原料,则原料指数大于1(如制糖业、钢铁业、造纸业、葡萄酒酿造),如掺用部分无需运输的遍在原料,则成品重量可能大于需运输的原料重量,这时原料指数小于1(如啤酒生产、面包生产、酱油酿造)。 ;   ;   ;   ;  ; 三、劳动力费用(工资)指向论 劳动力费用(工资)对运费定向模式会产生影响,使由运费定向的工业区位发生第一次“偏移”,即由运费因子和劳动力费用因子共同定向。 1、劳动力费用指向的影响条件 一是特定工业的性质,其是通过劳工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工资成本)来测定的;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2、结论:所需运输的原料和成品的总重量大,即运输成本高的工业部门,越不容易被工资低廉地区所吸引,反之则不然;而劳工成本指数越大的;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 四、集聚指向论 ; 集聚指向的图解;    ;;;;;;;;;;;;;; 第五节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由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893-1969年)率先提出。1933年,其在埃尔兰根大学执教时出版了著作《南部德国的中心地》,提出了这一对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关于城市区位的中心地学说(central place theory)。 ;(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 A Modern Synthesis. Revised Thi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