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丹毒(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丹毒(下肢丹毒)中医临床路径

丹毒(下肢丹毒)的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西医诊断为下肢丹毒的住院患者 一、丹毒(下肢丹毒)的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丹毒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下肢丹毒(ICD-10编码:L03.1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发病前常有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起病急骤,患处出现片状潮红、界限清楚、略高出皮肤,并迅速相四周蔓延扩张,自觉患处烧灼疼痛;按之红色消退,手起后很快恢复。重者有水疱出现,很少化脓。少数患者可出现皮肤片状坏死,尤以幼儿及年老体弱者易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第七版(张学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好发于足背、小腿、面部等处,多为单侧性。起病急剧,典型皮损为水肿型红斑,界限清楚,表面紧张发亮,迅速向四周扩大。可有不同程度全身中毒症状和附近淋巴肿大。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消退后局部可有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时间2周以内。 (2)慢性期:发病时间大于2周。 3.症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丹毒协作组制定的“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湿热毒蕴证:发于下肢,局部赤红肿胀、灼热疼痛,或见水疱、红斑,甚至结毒化脓或皮肤坏死;或伴恶寒发热,胃纳不香。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丹毒协作组制定的“丹毒中医诊疗方案”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丹毒急性期的患者。 2.适用于下肢丹毒急性期的患者。 3.下肢丹毒慢性期或慢性期急性发作、孕妇、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 1.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糖; (3)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下肢血管彩超、胸部X线片等。 (八)治疗方法: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湿热毒蕴证:清热凉血,利湿解毒。 推荐方剂:萆薢渗湿汤加减。萆薢、薏苡仁、赤小豆、赤芍、金银花、牡丹皮、泽泻、虎杖、黄柏、蒲公英、甘草等。 中成药:新癀片、四妙丸等。 (二)外治法 1.贴敷疗法 (1)外敷膏药:适用创面无水疱,局部红肿者,可选用金黄膏或复方黄芩液或青黛膏或芩柏膏;消肿散痛垫外敷:适用创面无水疱,局部红肿疼痛者。 (2)中药湿敷:适用于渗出较多或伴有水疱糜烂者。可选用黄柏、白鲜皮或黄连、白头翁、金银花、马齿苋、土槿皮、红花等煎剂湿敷。 (3)硫酸镁湿敷:适用创面无水疱,局部红肿者。 2.湿润暴露疗法:适用于创面有水疱者。先将疱液引流,外涂湿润烧伤膏。 3.中药熏蒸:中药金银花、黄柏、知母、贝母、天花粉、白及、穿山甲等煎汤,外用熏洗。 4.砭镰法:嘱患者取端坐位,将患肢放在脚凳上,充分暴露:将三棱针用碘酒、酒精棉球常规消毒;施术者手持三棱针沿红肿最明显处边缘环刺一周,针距1-2mm,深度2-3mm,注意避开大血管和神经,让刺血点自行流血2-5分钟,每点流血1-2ml,待恶血流尽后,再清洁创面,敷以凡士林砂条,覆盖无菌纱布,外以弹力绷带包扎加压固定(须有较好透气性,松紧适度)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可选用半导体激光照射:适用于丹毒导致的肢体肿胀、疼痛、溃疡修复。 (四)内科基础治疗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中医外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处理。 (五)护理调摄 1.生活起居:患者应卧床休息,制动,抬高患肢30°。注意足部清洁,避免搔抓,积极治疗皮肤破损及足癣。 2.饮食调理:清淡饮食,禁忌辛辣、油腻油炸、荤腥等。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 (九)出院标准 1.发热,局部红肿热痛明显改善。 2.下肢皮色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 3.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疾病加重,需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出现内陷、红丝疔、局部化脓等,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家属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丹毒中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丹毒(ICD-10编码:L03.11) 患者姓名: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