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第一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化学第一章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简介; §1材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1.1材料的定义 ●国内外3部大型辞书对材料的定义: ①《Longman Dictionary》: anything from which something is or may be made。 ②《Oxford Advanced Learner’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that of which something is can be made or which something is done。 ③《辞海》:人们把自然界经过开采而获得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料。自然界自然存在而未经过人类任何劳动输入的就不能称为原料。例如,开采出来的矿物是冶金的原料,种植出来的小麦是制造面粉的原料,单采掘工业中就没有原料。在加工工业中,一般把来自采掘工业和农业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料,把经过工业加工的原料(如钢铁、水泥)称为材料。材料和原料合成为原材料。 《辞海》定义可以总结为:经过人类劳动而取得的劳动对象称为原料,经过二次加工的原料称为材料。;●上述定义的欠缺及使用不便 共性 3个定义都指出了: 材料是用来制作某种物件或完成事情。 差异 两种英文定义均 未能指出材料使用过程中本质方面的变化。 辞海的定义虽然阐明了原料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也没有指出材料在使用中本质的变化。 使用这些定义在实际中带来不便: ①化工品烧碱(NaOH)? 按定义应是材料,但类似不胜枚举的化工产品都是原料。 ②来自采掘工业的沙石、木材等等? 按定义似乎应是原料,习惯上将其归入建筑材料。 思考?食盐在加工中失去了其原质。 烧碱在应用于其它化工加工过程时,也要失去原质。所以,食盐和烧碱一般都看作是化工原料。原料在加工中一般均失去了原质。 ;怎样定义材料? ●借助两个英语词组来说明材料的含义: 在英语中,有2个短语来表示制造、制成,但其有明显的区分: “ made of ” 指构成或制成物品后,其物质的原质没有发生变化; “ made from ” 指构成或制成物品后,其物质的原质已经发生变化,即失去了原质。 可以如此来定义材料: 经过人类劳动获得的、在进一步的加工过程中仍然保持原质的劳动对象称为材料。 例子:钢铁;1.2材料的分类 ⑴按照材料的化学属性可以分为4类:; “杂化材料” :从80年代开始,日本理部化学研究所山田瑛、雀部博之等人,应用化学中“杂化”(hydrid)概念而提出。指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有机、无机、金属材料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杂化,从而产生具有新型原子、分子集合结构的物质。这种材料具有许多新性能和用途: 0维:超微粒子 无机材料 高分子络合物 一维:超取向化 各向异性 高分子材料 杂化 高分子构成 二维:超薄膜化 金属材料 高分子复体 三维:叠层化 多维、多孔化 构造机制:离子界面消失,完全结晶化; ⑵按材料的性能分类 任何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都能提供可资利用的某种或某些功能。根据这些性能可以将材料分为2大类: 结构材料(Structural material):以力学性能,如受力形变、脆性断裂和强度等作为应用性能,如制造工具、机器、车辆用的钢铁材料,建筑房屋、桥梁和铁路用的混凝土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抵抗外力作用而保持自己的形状、结构不变的优良力学性能。 功能材料(Functional material):此概念1965年由美国贝尔研究所的J.A.Morton博士提出,现已被各国材料界重视和接受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