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医药丛书-伤寒审证表
篇名伤寒审证表
书名:伤寒审证表
作者: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有熊氏作而医学肇兴含生育物疵疠不作周秦而降和华仓扁之雄各传其术以奏神奇汉张机氏审经脉和药石
集经方之大
成举世尊为医中至圣懿哉伤寒论一书亘万古莫能忒矣顾以年代贸迁章次陵杂潜心搜讨多所难通唐孙真人后迄无
解者
国朝医学昌明得昌邑黄元御氏以天挺才智着伤寒悬解以阐之于经络脏腑阴阳顺逆综贯条理剖析靡遗亦既 若日星
矣
然而原文 列笺注闳富非攻医力学之士仍苦猝难辨晰泾邑包司马诚良于医以需次鄂中来谒叩以黄氏学言之甚悉并
质其所
为伤寒审证表均根据黄氏编第者一册请付剞披阅一过证状毕呈如掌如貌不失铢寸厥功钜哉岂惟克章黄氏绝业其
有裨于民生
日用之需至切也(瀚章)忝膺 寄冀苏蒸黎之凋瘵而跻之仁寿举凡所为巩邦本利元元者致治之术与良医治疾将无
同因序
是表辄 于怀而未能忘也
\x同治九年岁在庚午冬十有二月朔督楚使者合肥李瀚章序\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伤寒论一书晋时已无善本王叔和搜辑成之唐孙思邈着千金方尚未得见伤寒论晚乃见之故千金方中伤寒门
方论缺略后
乃作千金翼方补之宋林亿等所校仍王叔和编次之旧成无己作注亦未能将本文编正篇次既乱注故未明嗣后注家虽
多袭讹承
错异说纷起无可执中迨我
圣朝医学昌明山左昌邑黄氏坤载应运而生苦心孤诣作伤寒悬解一书于原文一百十三方分别六经剖析贯串一一厘
正注
明本病经病腑病脏病坏病及传腑传脏入阳入阴纲举目张各归各门于是伤寒一书条理井然文义昭着是黄氏有功于
仲景实非
浅鲜即谓仲景原书复出无不可也予少游山左随张宛邻先生学医先生令校雠黄氏诸书而于伤寒一书尤为致力惟其
文奥义精
最难记诵因作伤寒审症表一卷钩元提要时时温习以备遗忘同志者见而好之谓可为伤寒之一助怂恿付梓阅者匡其
不逮而惠
教之幸甚缮成聊记数语以叙缘起云
\x同治九年七月望日泾县包诚书于鄂省寓中\x
目录
篇名太阳
属性:本病中风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阳者七日愈身大寒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太阳病发热汗出恶
风脉缓名
中风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桂枝证)太阳病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恶风恶寒发热鼻鸣干
呕(桂枝
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此营弱卫强故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桂枝证)脏无他病时发热汗出不愈者卫气不和
也先于其
时发汗则愈(桂枝证)病常自汗出者此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桂枝
证)太阳
病服桂枝汤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桂枝证)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当以汗解(桂枝证)太阳病
外证未解
不可下欲解外者桂枝汤主之(桂枝证)脉浮大但言便硬设利之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桂枝证)太阳病未解脉
阴阳俱停
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汗出解但阴脉微下之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桂枝证)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
则呕(忌
桂枝证)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忌桂枝证)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忌桂枝
证)
本病伤寒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阴者六日愈身大热反欲得近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必
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名伤寒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寒无汗而喘(麻黄证)脉浮者病在表可发
汗脉浮
而数可发汗(麻黄证)伤寒发汗宜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可更发汗宜桂枝汤(麻黄证)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
热者与承
气汤其小便清者不在里仍在表也须发汗(此麻黄证)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麻黄证)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
汗自衄者
愈(麻黄证)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麻黄证)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麻黄
汤主之服
药已微除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阳气重故也(麻黄症)
兼病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不呕清便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
浮
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下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解也以不得小汗出身必痒(桂麻各半
证)形作
伤寒脉不弦紧而弱弱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汗出愈(桂枝越婢证)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
者此无阳
也不可更汗(桂枝越婢证)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桂二麻一证
)凡病若发
汗若吐若下若亡血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自愈(传经)太阳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也若欲再作经者针
足阳明使
经不传则愈(传经)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传经)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传经)伤
寒一日太
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急数者为欲传也(传经)
阳盛入腑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证入阳明去路)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
时
无少阴证者(大青龙证将入阳明)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66.2-2018 中医治未病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docx VIP
- 技术服务措施及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博营销【文献综述】.doc VIP
- 2021钻床工考试-初级钻床工考试(精选试题).doc VIP
- 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pdf VIP
- (铁总计统〔2017〕17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和费用管理的指导意见.pdf VIP
- 深圳新桥街道万丰社区大朗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pdf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如何创新与实施.docx VIP
- 大航海时代OL陆战技巧学习指南.docx
- 集中式山地光伏电站方阵区直流电缆敷设技术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