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电导航原理——北斗导航系统;绪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GPS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前身 北斗1号 发展简史 系统简介 系统的局限性与不足 与GPS系统的比较 北斗2号发展简史 双星定位通信系统简介 双星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基本定位方程 双星系统的定位解算方法 双星系统的误差分析 ;1983年,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及其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导航的设想,经过分析和和初步实地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1986年初,我国正式以双星快速定位通信系统为名开始进行整个计划,并由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负责研发。当时专家的研究报告提出多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构想,经过深入评析,多数专家认为,利用2颗或3颗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方案比较适合我国。; 1986年的方案提出是由于当时我国航天科技实力,已具有制造与发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能力,也已建立卫星地面跟踪网,有相当规模的卫星轨道数据处理中心,所以有利于发挥既有的卫星资源与地面设施功能;另一方面也顾及到当时经济实力有限,因为此项发展需要24颗卫星类似美国GPS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需要大量经费,当时我国尚无此财力。;1986年底我国相关单位就提出了总体技术方案和试验方案,预估只要3年时间,就可利用已在轨道的2颗同步卫星进行试验,验证导航定位原理,并检验系统实用性,寻找实现双星导航定位的技术途径。 1989年9月5日凌晨5点,我国科研人员以库尔勒、南宁等4个用户机进行第一次定位试验,结果证明,利用双星定位可实现定位、定时、简短通信三大功能,而且比当时GPS的民用码精度高好几倍。 ;备注: 就在筹备双星定位系统期间,我国相关专家发现1982年美国已有3名科学家开始发展一个利用3颗同步轨道卫星,名为GEOSTAR的定位系统,还获得多项专利。但是后来因为功能更佳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发展迅速,使得研发中的GEOSTAR系统资金被撤走,在1991年宣告失败。由于GEOSTAR最后也将使用3颗卫星定位改为双星定位,因此仍倾向于认为使用双星定位的概念是我国最早提出并实现的。;1994年1月,我国正式批准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双星快速定位通信系统正式命名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工程代号为“北斗一号”,被列为我国“九五计划”重大项目。双星快速定位系统试验的成功,为“北斗”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先后发射了两颗北斗一号静止轨道卫星。 接下来的6年多里,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又完成地面控制中心等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建立“北斗”系统的完整体系。;;北斗1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该系统由三颗(两颗工作星(80°E和140°E)、一颗备用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该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可达数十纳秒的同步精度,其精度与GPS相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一号;定位工作主要在中心站完成,属于主动式导航定位系统二维导航和定位,高程结果需要由其他途径获得。主要的优势在于军用:通讯、集团用户的调度和派遣。; 地面数据处理中心: 利用北斗用户的实时运行轨迹和相关地图对动态用户进行导航和交通管制 遥测北斗用户接收机的??作状态,报警用户收发机的故障,识别用户身份,控制用户使用 响应并回复集团用户对下属用户的定位审查;1、二维定位的问题 由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双星系统,因此,其用户接收机只能测得二维(平面)的定位数据。用户若位于海平面上,因高度为零,可以直接求得三维(平面和高度)的定位数据;但用户若位于陆地或空中,就需要利用地面控制中心的数字地图或用户自备的测高仪才能求得用户的高度,并进一步确定用户的三维坐标。若控制中心的数字地图数据库数据不够准确,尤其是要拿到非本国的地理精确数据并不容易,定位出的位置数据就会有问题。;2、定位时间的问题 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地面控制中心,经由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资料之后再发回用户。无线电信号从地面发出,经卫星返回地面的上下行时间约为0.24-0.28秒,从用户接收器应答测距信号到接收定位结果,信号经过两次上下行链路的传送,时间约需0.56秒,加上中心控制系统的计算时间,整个定位时间约需1秒钟,即用户接收机约可在1秒钟完成定位。这1秒的定位时间对飞机、导弹这种高速运动用户嫌时间长,会加大定位的误差,因此若要进行精确定位,以车辆、船舶等慢速运动的用户较适合。;3、有源应答的问题(1) 由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客户端要请求定位服务时,必须发出应答信号,即“有源应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