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排灌课程设计讲解.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灌区排灌课程设计讲解

马 清 灌 河 排 灌 课 区 程 设 计 目录 第一章 灌区基本资料 1、概况 2、气象 3、种植计划 4、土壤 第二章 灌溉制度及灌水率的确定 1、水量平衡法制定小麦、玉米的灌溉制度 2、由灌溉制度确定灌水率,绘制灌水率图 第三章 渠道设计 1、灌区灌溉渠道系统的布置 2、灌溉渠道系统设计 3、灌溉渠道断面设计 第四章 计算渠道土方量 1、计算挖方量 2、计算填方量 第一章 灌区基本资料 一、概况 马清河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2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01.2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马头山以林为主,20m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小麦、玉米、杂粮等作物。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砂壤土。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马清河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处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50.2m,正常水位43.0,兴利库容1.2×108m3,总库容2.3×108m3。马清河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A断面处修建拦河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发电尾水进行灌溉。A—A断面处河底高程30m,砂、卵石覆盖层厚2.5m,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河面宽120m。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二、气象 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农作物生长期间旬降雨量见表1。 月3456789降雨量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mm7.510.56.322.51512.919.120.710.512.918表1 马清河灌区降雨量统计表(设计年) 三、种植计划 灌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兼有少量豆类作物,复种指数为1,各种作物种植比例见表2。 表2 作物种植比例 作物小麦玉米豆类种植比例(%)553015根据该地区灌溉实验站观测资料,设计年(1972)小麦、玉米的基本观测数据如表3、4。 表3 小麦试验观测资料 日期21/3—20/520/5—9/69/6—19/719/7—29/7生育期播种—拔节拔节—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成熟模比系数28.330.828.112.8计划湿润层0.50.60.70.8备注小麦计划产量y=500kg/亩,需水系数k=0.45m3/kg 表4 玉门试验观测资料 生育期苗期拔节大喇叭口吐丝成熟日期15/4—17/618/6—6/77/7—26/727/7—9/810/8—16/9模比系数1525102030计划湿润层0.60.60.70.80.9备注玉米计划产量y=600kg/亩,需水系数k=0.38m3/kg。四、土壤 土壤质地为轻壤土,容重1.4t/m3,田间持水量23%;土壤含水率上限占田间持水率的95%;含水率下限占田间持水率50%。地下水埋深4—5m,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量按45m3/亩计;小麦播种时,初始土壤含水率按19%计。 第二章 灌溉制度及灌水率的确定 一、据基本资料用水量平衡法制定小麦、玉米的灌溉制度 (一)、计算田间总需水量 用K值计算田间总需水量E。 E=K· Y米3/亩 式中:Y—计划产量,小麦y1=500 kg/亩,玉米 y2=600 kg/亩,K—需水系数,小麦k1=0.45 m3/kg,玉米k2=0.38 m3/kg (二)、计算各生育期阶段田间需水量累积曲线纵坐标 根据所给各生育期阶段需水量模比系数累积值(ki)计算各生育阶段需水量累积值,即 Ei= ki E (三)、计算渗入土壤内的降雨量累积曲线 将所给之渗入土壤内的降雨量加以整理,其中旬降雨量小于5mm者略而不计,将其换算成米3/亩(1mm=0.667 m3/亩),并逐旬累积得计算结果如下表。 日期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旬下中上上下中上下上中下渗入土壤内的降雨量P0毫米7.510.56.322.51512.919.05.20.710.512.918米3/亩5.07.04.215.010.08.612.713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