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方城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小麦品种选育及品.doc
PAGE
作者简介:冀天会(1970—),男,河南方城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小麦品种选育及品种评价利用研究。电话:0379-mail:jitianhui@
全国旱地小麦区试10年回顾与问题分析
冀天会,张灿军,杨子光,孙军伟,孟丽梅,张 珂,王向阳,孙晓娟
(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洛阳 471022)
摘要: 通过对全国旱地小麦区试10年工作的回顾,针对旱地小麦区试的特殊性,总结了主要工作进展,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工作回顾
区域试验是农作物育种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一个关键性中间试验环节,是品种审定、区域布局和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依据,是连接科研、生产、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1-3]。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小麦产区,干旱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旱地小麦生产是我国小麦生产的难点,也是潜力所在[4]。2001年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选定由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主持国家黄淮冬麦旱地组和北部冬麦旱地组区试工作,笔者作为项目主要参加人员,一直从事试验管理工作。10年来,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统一领导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国家冬麦区旱地组区试在有关省(区)种子管理站管理人员、试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试验更加规范,试验质量逐步提高,已形成网络相对健全,管理比较规范,操作比较科学的工作体系。2001-2011年,鉴定品种377个,通过国家审定品种28个[5]。笔者结合全国旱地小麦区试10年工作经历,对试验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并进行问题分析,以期对广大区试工作者有所启发,旨在进一步提高试验管理水平。
1.全国旱地小麦区试基本情况和试点布局
国家于“六五”期间设置旱地小麦区试。九十年代,国家黄淮冬麦旱地组区试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主持,期间通过国家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代表品种有晋麦47、邯郸4589、烟D27等。
2000年以后,国家作物品种区试主管单位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选定由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主持国家黄淮冬麦旱地组和北部冬麦旱地组区试工作,负责每年国家旱地小麦区试方案的制定、试点考察、结果汇总。黄淮冬麦旱地组(含旱肥组和旱薄组)区试参加单位由山西省农科院小麦所、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河北省农科院旱农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门峡市种子站等约25家单位组成,北部冬麦旱地组区试参加单位由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宁夏固原市农科所、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等约11家单位组成。
2. 全国旱地小麦区试10年主要进展
2.1优化调整了试验组别和试点,完成了区试对照品种更新
根据国家试验面向主产区、组织跨省(区、市)试验的原则,优化调整了试验组别和试点(表1)。2005年秋根据当年国家小麦区试年会要求,国家黄淮冬麦旱地组区试分设旱肥组和旱薄组。旱肥组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陕西平原旱区14个试点,旱薄组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丘陵旱地和浅山区11个试点。北部冬麦旱地组主要分布在山西、甘肃、宁夏等省(区)11个试点。当年旱肥组对照品种更换为矮杆抗旱产量潜力较大的洛旱2号,2009年旱肥组对照品种又更新为丰产性更为突出的洛旱7号,旱薄组对照品种为抗旱耐瘠型品种晋麦47,北部冬麦旱地组对照品种由西峰20更换为长6878。
表1 国家旱地小麦区试试点分布一览表
组 别对照
品种试点数试点分布河南山东山西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黄淮冬麦区旱肥组洛旱7号144422200黄淮冬麦区旱薄组晋麦47114030310北部冬麦区旱地组长6878110030053合 计3684825632.2规范了试验管理
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管理下,先后制订了《田间试验质量评价指标》、《试验报告质量评价指标》、《农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小麦》、《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操作规程 小麦》,实现了试验操作、试验管理、品种审定的标准化。
2.3进一步完善了试验设计
区域试验在组织多点试验的同时,注重抗性、品质,遗传一致性和差异性的检测。目前抗旱性评价主要依据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旱棚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结果;抗寒性主要依据北京市延庆县和遵化种子站抗寒性鉴定结果;抗病性评价主要依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抗病性鉴定结果;品质主要依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结果,并由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对参试品种进行DNA分析[6]。
2.4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关于小麦抗旱性鉴定方法技术的国家标准,即《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7]。
科学、准确地鉴定评价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0年之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鉴定评价作物抗旱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