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宋明理学与政治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宋明理学与政治课件.ppt

第六讲:宋明理学与政治 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信仰出现危机,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来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但三教彼此在反复辩驳中也相互吸纳渗透。 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盛,许多知识分子兼修儒、佛或三教并修,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它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最终儒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 中国古代思想的发端: 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 统治思想的选择和确立: 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 第1课《孔子与老子》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4课《宋明理学》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战与分裂,使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战乱不休,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与巩固。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中寻找心理安慰。佛道的传播不仅顺应了普通人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 在理学大师们的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一场重忠孝,讲廉耻,扬气节的儒学复兴运动由此产生。这是一场容纳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道德伦理规范与完善个人的自我修养方法。它绵延七百余年,以理学传统传入并影响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它将儒家思想不仅渗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血液与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影响。 一、理学概说 (一)宋明理学的称谓 1、理学 最早南宋朱熹: “理学最难” 陆九渊: “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 理学:义理之学。朱熹认为理学是立足于“道统”的符合先秦儒学精神的宋代正统理学,并把周敦颐看做是承接这一儒学正统的理学“开山”。 “我朝理学,开端还是白沙(陈献章),至先师而大明” 2、道学 张载: “朝廷以道学、政术为二事,此正自古之可忧者 ” 程颐:“家兄学术才行为世所重……其功业不得施于时,道学不及传之书 ” 、 道学两字连用,并不是指某一学术系统或学派。程颐之后逐渐赋予了道学一些明确的含义。 二程有感当时道学的情形曰:“呜呼!自予兄弟倡明道学,世方惊疑。能使学者视效而信从,子与刘质夫为有力矣” 成为“传圣人之道的学问” 朱熹: “夫以二先生唱明道学于孔孟既没千载不传之后,可谓盛矣 ”。 一句话,所谓“道学”,其实就是指程朱一系的学术或学派。 3、性理学 “性理学”的“性理”二字,意指性命义理或性命理气。 性理学主要指程朱道学与陆九渊心学,合会朱、陆之意义。 黄宗羲:“先生(陆九渊)之学,以尊德性为宗,谓‘先立乎其大者,而后天之所以与我者,不为小者所夺。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紫阳(朱熹)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谓‘格物穷理,乃吾人人圣之阶梯。夫苟信心自是,而惟从事于覃思,是师心自用也’” 。“性理”二字包含了陆九渊“尊德性”与朱熹之学“格物穷理”的为学宗旨。 4、宋学 “宋学”是与“汉学”相对而言的。所谓“汉学”,是指盛行于汉唐时期儒家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方法。汉儒治经,偏重于名词的注解训诂。对于经典的注解,由经而有传,由传而有注,由注而又有疏。这种治学方法对看懂儒家经典有帮助,但也造成了只专注于文字而不重视义理的理解和发挥的问题。 唐儒治经,依汉注作疏,以“疏不破注”做原则,以“疑经”为叛道,以“破注”为非法,不利于思想的发展。 宋儒在治学上,受唐代以来强调“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的影响,敢于打破汉唐注解。不再专注于经典文本和语句的字面,经典中义理更重要。“文以载道”,经典中所包含的成贤成胜、修齐治平的道理才是最根本的。 理学之后,清代的学风为之一变,反对宋明儒学空谈义理的空疏学风,学问重新走向注重考据训诂。 宋学:注重义理的理解和发挥的学术方法和学风。 汉学:汉唐儒学家注重名物训诂的学术方法和学风。 5、新儒学 “新儒学”一词来指称与传统儒学风格与旨趣极为不同的宋明儒学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继承宋明儒学而形成的“现代新儒学”,也是因接续宋明儒学而得其名的 。 新儒学的“新”的特定意义,以朱熹的概括为例,是说儒学的发展在秦以后消沉了和走样了,儒学的道统中断了。“自孟子既没,而世不复知有此学” 、“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 (《朱文公文集·答陈同甫》) 所以要重新发掘儒学的精髓,恢复到孔孟的本质,使君子能 “闻大道之要” ,小人也能 “蒙至治之泽” (《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 于是把这种否定汉唐儒学而与先秦儒学相对而言的宋代及其以后的儒学称作为新儒学。 (二)宋明理学形成的历史条件 1、理学是唐中叶以来复兴儒学的延续 韩愈、柳宗元等人企图建立一个能融会“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经由以“北宋五子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