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菀坪的变迁.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菀坪的变迁

菀坪的变迁 钱见鸿 “菀坪”二字的涵义有三:其一,按字音讲,因镇区所在地原为万平村,菀坪取万平之谐音;其二,按字义讲,“菀”为野草茂盛,“坪”乃地势平坦。菀坪境内原系芦茭遍野,杂草丛生,一片滩涂,平坦无限;其三,按字形讲,“菀”从草,坪从土,寓意菀坪这块热土,根深叶茂,土地肥沃,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前景诱人,前途无量。 菀坪共有12个民族,依次为:汉族、布依族、壮族、回族、土家族、白族、彝族、侗族、苗族、傣族、蒙古族和仡佬族。民族占全国56个民族的五分之一强。区区弹丸之地,而人口来自五湖四海,民族遍及大江南北,他们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几十年来相安无事,这是民族大团结的最好体现。 拓荒开篇 菀坪本是东太湖的一片茭芦浅滩,直到清光绪十九年(1891年),河南乡民沈庆余来到菀坪,第一个围垦足字圩起,才开始渐渐有人在此定居,而这第一批拓荒者便是来自河南光山、罗山、商城等地难民。菀坪地区先民拓荒至今已有118年历史。从李闯王率军入山西、河南开始,许多河南人为了躲避天灾人祸,便纷纷离家南行。他们最初在江苏的句容、溧阳、宜兴及浙江的一些地区居住,然而土客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当时的菀坪,地势低洼,太湖水位高时,就会发生倒灌现象,所以一直无人居住和管辖。后来,一部分河南先民辗转来到菀坪,发现这块滩涂土地十分肥沃,且少有当地人的排挤,于是便决定在此定居。他们联络了在浙江、宜兴等地的亲朋好友,共同在那里放鸭种田,成了菀坪的第一批垦荒者。由于迁入的河南人都有亲朋关系,他们有着极强的凝聚力,不受邻近地区的干扰,不受当地风俗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讲河南话,行河南风俗的独立村落。 河南人崇尚拜祭祖先,他们背井离乡,因此格外思念自己的家乡。他们每年都要烧纸祭祀。这一习俗加强了在菀坪居住的第三代、第四代之间内部的联系,增加了凝聚力,使外来力量难以抗衡。因此尽管在菀坪居住的还有许多苏北地区、云贵川等地的移民,也只能被河南话同化。如今几代河南移民的子孙,仍保留河南的风俗习惯,如贴春联、舞狮子、续家谱等。有一位69岁的老人,他家就始终恪守家谱给子孙取名,他家的辈分是按“启大文永长,志世绍书香,子孙自然香”这十五字排的,一直没有乱过。 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许多年轻人现在都是双语者,既会河南话又会本地吴江话,但他们坦言不会遗弃河南话。在他们看来,河南话是祖先留下的,是联系家庭内部的纽带,也是他们的骄傲。 人口迁徙 2003年,菀坪境内共有5922户,15332人,人口虽为吴江市最少,然其迁徙之大,籍贯之广,民族之多,在吴江市是绝无仅有的。自建国起到1995年的40多年中,经政府组织迁入的达5起。1950年冬,县里安置松陵镇北门街农户59户、285人来参加土改;1954年冬,县里再次安置北门街农户64户、194人来此务农;1958年7月,县里组织11个乡镇1600多户、2524人的“远征军”来菀坪落户,1967年—1970年,上海、苏州和本县各镇知识青年700人,全家下放户195人来菀坪插队;1968年5月,县里又组织黎里镇渔民54户227人来菀坪定居。1987年年以后,云、贵、川等省的女青年婚嫁菀坪,已入常住户口的有272人。1996年以来,外省市迁入82户,计175人。总计40多年中,共计迁入1859户4572人。 菀坪的远征军,在全市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劳力支援,帮助菀坪地区发展农副业生产。其中的一些优秀人员,后来成为菀坪地区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1958年以前,菀坪地区的湖田高级社,普遍存在缺劳力,缺生产工具的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产量一直在四五百斤上下徘徊。当时县委、县政府为了帮助湖田地区发展生产,于1958年7月组织动员高田上的青壮年来湖田落户,名为“远征军”,支援湖田地区。他们自带粮食,自带生产工具,自带行李,由当地政府敲锣打鼓欢送。湖田高级社亦敲锣打鼓欢迎,场面非常隆重。远征军来后,与当地高级社合并,统一领导,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后,始单独成立大队。盛坛大队的远征军是在1959年6月单独建制的。远征军共来自全县大儒、八都、庙港、七都、青云、桃源、铜罗、南麻、坛丘、盛北和横扇11个乡2524人,绝大多数为单身汉。大儒、八都、庙港3乡510人在东青村落户;青云乡336人在诚心;七都乡360人在菀北;青云、桃源、铜罗、南麻、坛丘、横扇6乡1226人在平沙;盛北、南麻、坛丘3乡92人在联坪。安置在安湖村的桃源、铜罗2乡的远征军,于1960年2月全部返回原籍。 1950年土改时,全镇农户为2119户5328人。农户籍贯仅有河南、浙江、安徽和本省4个省。至2003年,其籍贯增加到16省市、114县。其中江苏省48县、安徽省16县、浙江省13县、河南省8县、四川省8县、贵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