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讲述
1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材料:禹传子,家天下 2、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尧——舜——禹——启(禹之子) 一.夏 1、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举产生的,这种方式被称做禅让制。 二.商 (一) 内外服制度 1.内服、外服 2.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二) 神权色彩浓厚 三.西周制度 (一)分封制 1.目的; 2.含义: 3.内容 ①.周王是 ②.诸侯 (是什么人?有什么权力?) ③.层层分封.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奠基人。 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4.作用: ①扩大了周的 ②周王确立了 ③贵族集团形成“ ”等级序列 试结合分封制的内容②分析其弊端: (1)目的:含义 巩固----,解决--- (2)内容(特点): 核心内容及核心特点 (3)作用:凝聚----;强化----;结合---- (4) 试结合宗法制的内容认识其弊端. 三.西周制度 (二)宗法制 嫡(dí) :1、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 2、 正妻所生的:~子。~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 3、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亲。~嗣。 ?庶(shù):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子(妾生的儿子)。~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 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 之形,“ ”表示祖先牌位. 在宗法制下各级官员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官制是? 嫡长子继承制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不同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 礼乐制度。? 如: 实质: 三.西周制度 (三)礼乐制度 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周礼规定,天子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 据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如忍也?” (四)分封制和宗法制及礼乐制度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基础. 2.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 3.礼乐制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五)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试结合相关制度理解 1.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2.血缘关系与政治权力相结合 3.严格的等级制度 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历史寻踪:3000多年前的西周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哪些踪迹? 某些姓氏的起源 ;地名的由来.传统观念的形成. 如:周文王可考共17子。 周文王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姬发; 管:周文王第三子鲜封于管,后人以管为氏 鲁:周文王第四子旦封于鲁,长子伯禽代为就封,后人以鲁为氏 蔡:周文王第五子度之子胡之后封于蔡,后人以封国为氏 曹:周文王第六子振铎封于曹,后人以国名为氏 霍:周文王第八子处封于霍,后人以国名为氏 康:周文王第九子封为周司寇,食采于康,后人有以封邑为氏者 卫:康叔封,后被该封于卫,后人以国名为氏 聃: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聃,后人以国名为氏 毛:周文王庶子第八子郑封于毛,后人以国名为氏 雍:周文王庶子第十三子封于雍,后人以国名为氏 滕:周文王庶子第十四子封于滕,后人以国名为氏 腾:“滕”姓后人为避仇改为“腾”姓的 郜:周文王庶子第十五子封于郜,后人以国名为氏 毕:周同姓高(一说为周文王庶子第十五子)封于毕,后人以封邑为氏 魏:毕公高之后毕万被晋国封于魏,后建立魏国,后人以国名为氏 万:毕万之后有以先祖名为氏者 原:周文王庶子第十六子封于原,后人以国名为氏 郇(xún,huán):周文王庶子第十七子封于郇,后人以国名为氏 1.《荀子·儒效篇》曰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句话说明分封制有何特点? 2.“封建亲戚,以藩(蕃)屏周”说明什么?这个“封建”与“封建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