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机工程测标准
TJI/YJY
样车人机工程测量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样车人机工程相关参数的测量,适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上的乘用车,其他各种汽车和汽车列车可以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1563-1995 汽车H点确定程序 GB/T 11559-1989 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 GB 10000-88 中国成人人体尺寸 GB/T 7258 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GB/T 19234 乘用车尺寸代码 GB/T 1267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术语和定义
无
要求
测量要求
4.1.1按95%中国人体(或客户要求人体标准)测量;
4.1.2测量内容(详见附录A)
4.2测量方法
4.2.1驾驶员位置测量
调整整车状态
按照国家标准通过水平仪测量,把车辆调整到地板水平状态。
确定整车基准坐标系
坐标 0点平面 正方向 X坐标 前轮左右中心连线所在竖直平面 沿地板平面向后 Y坐标 整车左右对称平面 前视向右 Z平面 地板下平面 垂直地板向上 确定参考坐标点
在驾驶室内部地板面上,驾驶座椅对称中心面上有明显特征处确定一参考基准点。并测量此参考基准点相对于整车基准点的相对位置,拍照,做好相应记录。
驾驶座椅定位
测量驾驶座椅前后行程,将驾驶座椅调整到最后最低位置,初步调整靠背角度在18~25度之间。
加速踏点定位
确定人模踵点向上沿脚底中心203mm处的脚底踩点与加速踏板中心点,做好标记。测量加速踩踏行程,拍照,做好记录。
方向盘定位
方向盘调整至最后最下位置,并锁紧;
人模放置与调整
将细软普通针织棉布铺在驾驶座椅上,将三维H点人模装置调整至中国人体95百分位的男性,放至驾驶座椅正中间位置,使右脚踩点位置正对加速踏板中间踏点位置,脚后跟踵点搁置在地板面上,脚角范围在87°~110°,左脚自然地平放在地板相应位置,腿部自然弯曲,,适当调节座椅靠背角,使人体模型自然坐于驾驶座位上,背部自然靠与座椅靠背上。
测量
用卷尺、铅锤、角度尺、高度尺等测量人体坐姿、人体相对于驾驶座位参考基准点的相相对位置尺寸,拍照、做好记录。
4.2.2后排乘客位置测量
确定参考坐标点
在驾驶室内部地板上乘客座椅处,明显特征点确定一参考基准点。并测量此参考基准点相对于整车基准点的相对位置,拍照,做好相应记录。
乘客座椅定位
将乘客座椅调整到最后最低位置,调整适当的靠背角度。
人模放置与调整
将细软普通针织棉布铺在乘客座椅上,将中国人体95百分位的三维H点装置,放至座椅正中间位置,双脚自然地平放在地板相应位置,腿部自然弯曲,适当调节座椅靠背角,使自然坐于座位上,背部自然靠于座椅靠背。
测量
用钢卷尺、铅锤、角度尺、高度尺、直尺等测量人体坐姿、人体相对于驾驶座位参考基准点的相对位置尺寸,拍照、做好记录。
附 录 A 测量结果记录表格
序号 测量项目 单位 测量结果 备注 6 前排R点至前踵点的垂直距离 mm 7 前R点至前踵点的水平距离 mm 8 前R点至加速踏板的水平距离 mm 9 前R点至方向盘中心的水平/垂直距离 mm 13 制动踏板高度(上表面) mm 14 加速踏板高度 mm 15 顶衬至前顶盖板的厚度 mm 16 前排有效头部空间 mm 19 座椅移动量(前后/上下方向) mm 21 行车制动踏板与方向盘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 mm 23 方向盘角 (°) 24 前排靠背角 (°) 31 前厢肩部空间 mm 32 前厢臀部空间 mm 34 前排R的Y坐标值 mm 35 相对于Y基准平面的方向盘中心的位置 mm 37 方向盘到门内饰的距离 mm 38 方向盘到躯干线的距离 mm 41 后排有效头部空间 mm 42 后排靠背角 (°) 46 后排最小膝部空间 mm 48 后排有效腿部空间 mm 49 后排肩部空间 mm 50 后排臀部空间 mm 51 后排R的Y坐标值 mm 52 后排出口高度 mm 62 后部顶陈衬至顶盖板的厚度 mm 68 后R点至后踵点的水平/垂直距离 mm 后R点至方向盘中心点的水平/垂直距离 mm
emotionalBecause of the guer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