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元之路地理 -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doc

2011届元之路地理 -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届元之路地理 -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阶段性评估(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20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地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3题。 1.北大荒是指(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解析:“北大荒”。 答案:A 2.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解析:“北大荒”地处纬度较高地区,所以热量不足。 答案:C 3.“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解析:“”地区人多地少,人均粮食产量高,商品率高,成为商品粮基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答案:C (2009·年高考原创卷(一))2008分析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值比较)、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大产业的产值构成)、丙(两类国家三大产业人口构成变化)三幅图,回答4~5题。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 解析: 答案:C 5.关于A国和B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37-1999年,A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1961-1999年,B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解析:B应该为发达国家的产业人口构成变化曲线。B图1961年和1999年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分别约为48%、32%,呈下降趋势。 答案:B (2002年)表。完成6~7题。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4 916 5 872 5 870 7 044 6 207 6 175 4 885 6.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 A.上海 B.黑龙江 C.吉林 D.浙江 解析: 答案:B 7.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解析: 答案:D (2010·山东菏泽模拟)“”的提法是针对“中部塌陷”提出的,“中部塌陷”是指中部发展速度落后于西部、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据此回答8~11题。 8.导致我国中部地区近年发展较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我国中部地区资源相对贫乏 B.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太多 C.我国中部地区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D.我国近年的地区发展政策相对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 9.关于中部崛起的必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部崛起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需要 ②中部崛起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③中部崛起是缩小收入差距的需要 A.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0.关于中部崛起的不利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三农”包袱沉重 ②中部缺少大都市圈的带动 ③国家资金投入严重匮乏 ④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相对较差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有关中部地区发展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把山西建成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湖北适合发展轻纺工业和建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基地 C.湖南、江西适合发展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D.河南郑州适宜发展成为我国的钢铁基地 8~11题解析:“塌陷”状况,为解决“三农”问题,协调区域发展,缩小收入差异,我国又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但农业人口众多,缺少大城市圈带动,投入资金少,对中部崛起发展不利。中部的资源优势体现在江西的有色金属丰富,湖北的钢铁、汽车制造、高科技力量雄厚,山西煤炭资源丰富,郑州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和工业,但不具备发展成为全国钢铁基地的条件。 答案:8.D 9.D 10.A 11.D据此回答12~13题。12.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12~13解析:1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故曲线②代表的是珠江三角洲。第13题,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