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帕金森氏病_module.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帕 金 森 氏 病 (Parkinson’s disease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 王 青 研究员, 博士导师 wqdennis@ 锥体外系疾病概述 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又称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 Disorders),是由于脑基底节或黑质结构功能紊乱导致的以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基底神经节及其组成 锥体外系的基本环路 1.皮质-皮质环路 2.黑质-纹状体环路 3.纹状体-苍白球环路 锥体外系疾病的相关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Ach); 2.多巴胺(DA); 3.去甲肾上腺素(NE); 4.5-羟色胺(5-HT); 5.P物质(SP)。 锥体外系疾病的病理基础 1.基底节递质生化异常; 2.环路活动紊乱。 运动障碍疾病的特点 1.通常与基底节或多巴胺神经递质传导功能紊乱有关; 2.临床上导致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而非运动能力本身;故肌力、感觉和小脑一般不受影响; 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所致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所致的运动贫乏两大类; 4.所有不自主运动受病人精神状态影响,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帕金森病的概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 shaking palsy)。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 本病由James Parkinson(1817)首先描述。 流行病学 PD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000/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两性分布差异不大 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迄今未明---原发性PD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年龄老化 黑质DA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脱羧酶(DDC)活力、纹状体DA递质随年龄增长逐年减少。 但老年人发病者仅是少数,因此,只是PD发病的促发因素。 病因及发病机制 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显示PD的发病与乡村生活、农作方式、除草剂、农药及杀虫剂有关系,长期饮食露天井水以及进食坚果发病率也增加。吸食海洛因的吸毒者容易出现帕金森病临床表现,和海洛因的副产品MPTP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有关系。但是吸烟患者发病率下降。 病因及发病机制 3.遗传因素 PD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现象 约10%的PD患者有家族史,呈不完全外显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可能是PD易感基因之一 少数家族性PD与a-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基因、Parkin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病因及发病机制 4.其他因素 包括: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产生增多导致脂质过氧化,兴奋性氨基酸产生增多和细胞内钙超载。这些因素都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Etiology of Parkinson’s Disease 病理 病变主要部位在中脑黑质,也可见于蓝斑、中缝核、迷走神经背核等部位,但程度较轻。 含色素的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出现症状时DA能神经元常丢失50%以上,症状明显时神经元丢失严重,残留者变性,黑色素减少。 路易氏(Lewy)小体:胞桨内圆形嗜酸性致密包含体,周围呈晕轮状。含大量共核蛋白。 病理改变 病理 病理特点 总之,典型病理特点是: 进行性黑质和蓝斑核含黑色素多巴胺神经元大量丧失(50%~70%) 路易(Lewy)小体有a-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沉积 病理生理基础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80%~ 99%) 该生化异常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 生化病理 脑内存在多条DA递质通路,最重要为黑质-纹状体通路。 正常时自血流摄入左旋酪氨酸,经细胞内酪氨酸羟化酶(TH)转化为左旋多巴(L-DOPA),再经过多巴脱羧酶(DDC)转化为DA;DA通过黑质-纹状体束作用于壳核和尾状核细胞;黑质中的DA最后被MAO和COMT(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分解成高香草酸(HVA)。 1.多巴胺(DA)和乙酰胆碱(ACh)神经递质系统对基底节环路的重要调节作用,纹状体DA含量显著降低,Ach系统功能相对亢进,导致基底节输出过多,丘脑-皮质反馈活动受到过度抑制,其对皮质运动功能的易化作用受到削弱,因此,产生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等运动症状。 2.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A含量减少。 3.5-HT、NE、SP、SS、ENK在PD发病中亦有改变。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