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十七]附解析.docVIP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十七]附解析.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十七]附解析

17.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十七)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歆羡(xīn) 殷红(yān) 气氛(fēn) 贻人口实(yí) B.泥淖(nào) 按捺(nài) 福祉(zhǐ) 天寒地坼(chè) C.宽宥(yòu) 感喟(kuì) 恬静(tián) 一丘之貉(hè) D.唁函(yàn) 拙笨(zhuō) 内疚(jiū) 为虎作伥(chānɡ) 一、答案:A(解析:B项,“捺”应读“nà”;C项,“貉”应读“hé”;D项,“疚”应读“ji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跳槽 邻界点 醍醐灌顶 树倒猢狲散 B.心扉 协奏曲 骨鲠在喉 时世造英雄 C.像素 副食品 不记前嫌 家书抵万金 D.饯行 热烘烘 先发制人 蚍蜉撼大树 2.答案:D(解析:A项,“邻”应为“临”;B项,“世”应为“势”;C项,“记”应为“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2)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太主观。 ??(3)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天衣无缝,??????????????。 ??A.品位??未免??无可非议????B.品位??不免??无可非议 ??C.品味??未免??无可厚非????D.品味??不免??无可厚非 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时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概念是“刘易斯拐点”。这一概念是第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中,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经济学界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口红利的消失就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 目前,劳动力在城乡普遍短缺和农民工工资持续增长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我国人口红利期已经接近尾声,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刘易斯拐点”区城,劳动力短缺即将出现。无论喜欢不喜欢,“刘易斯拐点”都会如期到来,它的到来将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冲击。 以一些国家的经历看,“刘易斯拐点”之后,低工资普遍的会出现一次持续的上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另外,工资上涨常态化,将带来通货膨胀结构性上扬。但是,这场人口结构上的大变局,既是危,又是机,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也许因此改写。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在“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初期,应该尽量避免资本深化的过早发生,而应以合理的产业政策吸纳剩余劳动力。我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相当大,农业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超过35%,这一现实决定“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将表现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不能放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战略,而应根据国际产业的变动情况,实行劳动力的使用创新,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 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用质量代替数量,将成为预防劳动力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再有,要鼓励和引导建立新的劳资关系,同时给农民工以城市市民待遇。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加快转变砚念,以适应市场经济、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新挑战。.下列各项,对“刘易斯拐点”的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相对应,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和劳动力短缺阶段的交点。 B.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标志着人口红利开始消失;而人口红利的消失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二者相互对应,互为因果。 C.“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将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可能使经济陷入危机,也可能带来发展机遇。 D.“刘易斯拐点”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农村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的比例。 7.下列各项,不属于“刘易斯拐点”出现之后我国可以采取的经济措施的一项是A.实行劳动力使用创新,提高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给农民工以城市市民待遇。 B.拐点出现初期,尽量避免资本深化过早发生,以合理的产业政策吸纳剩余劳动力。 C.低收人人群工资持续上涨,低端消费市场迅速扩张。 D.未雨绸缪,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用质量替代数量,预防劳动力短缺。 8.下列各项,不符合文中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由于“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必定会对今后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冲击,所以应尽快转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解决劳动力短缺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