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故致因理论精要
事故致因理论 一、定义 也叫事故成因理论,事故模式理论 探索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研究事故始末过程,揭示事故本质的理论。 目的:指导事故预防和防止同类事故重演,为安全分析打基础。 二、由来 20世纪初,世界工业生产已初具规模。蒸汽动力(瓦特于1765~1790年不断完善蒸汽机)和电力机械(1831年10月,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明发电机;1834 德国的雅可比发明直流发动机。 1888南斯拉夫裔美国人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取代了作坊中的手工器具。由于当时的机器都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对工人不进行培训,日工作时间长达13个小时,伤亡事故频繁发生。1909年美国工业死亡事故高达3万起,百万工时死亡率多达150 ~ 200人。美国宾夕法尼亚钢铁公司,1901 ~ 1904年2200名职工中竟有1600人在事故中受到伤害。面对工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企业主态度消极。第一个单因素理论“事故频发倾向论”应运而生。 三、几种典型的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频发倾向论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轨迹交叉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系统理论 综合原因论 3.1事故频发倾向论 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M. Greenwood)和伍兹(H. H. Woods)对许多工厂里事故发生次数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 事故频发倾向(Accident Proneness):是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 1939年,法默(Farmer)和查姆勃(Chamber)明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论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缺陷:过分夸大了人的性格特点在事故中的作用。认为工人性格特征是事故频繁发生的唯一因素。 在运用上,用某种方法将有事故倾向的工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并依此作为解雇工人的依据。 1.个性能力倾向: 脾气暴躁,处理问题轻率、冒失; 厌倦工作,没耐性; 慌慌张张,不沉着; 喜怒无常,感情多变; 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 缺乏自制能力; 运动神经迟钝,动作不灵活。 2.心理倾向:侥幸心理、省能心理、逆反心理、凑兴心理。 3.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1936年由美国人海因里希(W.H.Heinrich)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希认为,伤害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按一定因果关系依次发生的结果。他用五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说明这种因果关系,即第一块倒下后,会引起后面的牌连锁反应而倒下,最后一块即为伤害事故。因此,该理论称为“多米诺骨牌”理论。 M (A1) P (A2) H (A3) D (A4) A (A5) 图7-1 多米诺骨牌模型 其中,M-人体本身(受社会环境和管理因素影响) P-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指人为过失 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D-发生事故 A-受到伤害 这一理论与事故倾向性格论一样,将事件链中的原因大部分归于工人的错误,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 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的基础上,博德提出了反映现代安全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 图7-3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 博德认为,尽管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事故的产生是由于个人的原因:缺乏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不端正,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问题等。 而其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误: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 3.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管 理 失 误 个 人 原 因 不安 全行 为及 状态 事 故 伤 亡 3.3轨迹交叉论 轨迹交叉论的基本思想是: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可分为人和物(包括环境)两个发展系列,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使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社会因素 安全缺陷 不安全状态 起因物 致害物 不安全行为 肇事人 受害人 基础原因 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 事故经过 物的原因 人的原因 事故 接 触 安全卫生管理方面的缺陷:本质原因 该理论反映了绝大多数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关的,在人、物两大系列中,彼此往往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人失误占绝对地位,纵然伤亡事故由于机械或物质引起的伤害,但机械和物质都是由人设计或维护的,所以要发挥人的主动性。 3.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吉布森和哈登(Haddon)60年代提出,其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或转移导致的。 从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出发,预防事故就是控制、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防止伤害或损坏,就是在一旦发生事故,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情况下,防止人体与之接触。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能量按其形式可分为动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