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甸的铁匠铺.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曼甸的铁匠铺.doc

曼甸的铁匠铺   一路向北,山愈多而山势愈加陡峭。翻过几座大山,就进入了山区的腹地,进入了一个叫做“岗子”的小镇。从小镇后山爬上去,地势陡然抬升,不再下降,这就是“曼甸”了。曼甸属于高寒山区,纬度高,地势平坦而开阔,与著名的“坝上”相距不远。   曼甸之上,再无高山。   在曼甸的一个山坳里,坐落着一个有着几十户人家的村子,在一层层大山的拥抱下,寂静着、安详着。这个名叫“四大家”的村子,就是我幼年时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儿时的记忆,像一张老照片,褪色了,却还清晰着。   所谓“四大家”,就是这个村子主要由四个大家族组成,分别住在四个大院子里。那时,四个大院子已经名存实亡,只有四个大门楼还矗立着,像修筑在小山村的四个碉堡,依稀可以看到昔日的风采。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家孟姓家族,据说是从山东孟子故里搬迁过来的。这个村子里的人,祖籍大都在山东。这孟姓家族有一个特点,读书人多,能工巧匠多。现在看来,他们不但继承祖上诗书传家的传统,而且还发扬光大之,掌握了许多生产、生活技能,有了安身立命的本事。   村子中间,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那里曾经是村部。村部有一间临街的房子,是村子里的一间铁匠铺。铁匠铺门前,有一个类似双杠的架子,是用来给马、骡子修蹄子、钉马掌,或者给骡马之类的牲畜灌药时使用的。一般来说,铁匠铺有两个人,一个师傅,一个徒弟。师傅自然是孟姓人。   打铁是一个技术活,虽然不需要什么技术职称,但农村的木匠、铁匠、石匠、泥瓦匠等,长期在农村活动,谁的技术好,谁的技术粗糙,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人都会知道,声誉就是金钱。一般而言,木匠、泥瓦匠所用工具简单,材料常常由东家提供,大都游走于乡间巷陌,随遇而安。而铁匠却不能,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需要一个铺面开在比较大的中心村。附近的乡亲们,需要一个简单的农具,或者给马修掌、挂马掌,或者牲畜生了病,都会到这里来。   铁匠铺的生意很红火,铺子里的炉火整天旺着,照亮了铺子里的四壁,也照亮了山村沉寂的日子。我很喜欢站在火炉旁边看徒弟拉着那个大大的风箱,火炉里面的火苗“呼呼”往外冒。不一会,炉里的那块生铁就被烧红了,“呲呲”窜着火星,耀眼的亮。孟师傅一手拿着一把长长的铁钳子,夹起通红的铁块,放在砧子上敲敲打打。刚刚还是一块没有模样的废铁,不一会儿就变得有模有样了。看看差不多了,孟师傅就夹起来扔进水池里,“刺啦”一声,腾起一阵青烟,通红的铁瞬间就变成铁青色,更加坚硬了。   经过冶炼、淬火,原本废铁一块,被孟师傅加工成为精美的农具,成了农民手里结实耐用的工具,耕耘着山村的土地,或者收割着成熟的麦子。山村里这个小小的铁匠铺,铁匠铺里的师徒二人,也成了十里八乡不可或缺的人物。   最让人难忘是铁匠铺里传出的叮叮当当的击打声,无论在村子里哪个角落,都会听见从铁匠铺里传出的声音。在这样一个安卧在山坳里的小山村,一只鸟儿飞过,都可以听见翅膀扇动风的声音,更何况铁锤击打铁块的声响呢?   那是小山村里最具韵律感的打击乐。师傅一手拿着长长的钳子,一手拿着一把小铁锤。徒弟双手抡着一个大铁锤。红红的铁块放在铁砧子上,师傅的小铁锤轻轻落下,徒弟双手抡圆了,扯起一道风,狠狠砸下去。师傅的锤子很小,落下很轻,发出的声音却很响亮;徒弟的锤子大,砸下很沉,发出的声音却沉闷。师傅的小锤在前面领,徒弟的大锤在后面跟,叮叮当当,叮叮当当。铁块的颜色越来越暗,由厚变薄,渐渐有了模样。大锤小锤的声音也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清脆,叮当叮当,叮叮当当……   就这样,师徒两个人,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用重金属演奏着乡村里最为本质的,却是最悦耳的乡村音乐。那种轻轻重重、疾疾徐徐,或沉闷、或清脆、或短促、或悠长的敲击声,传出很远很远,敲击着山村行走的旋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固然很美,那是艺术化了的声音,是手指与金属的弹拨,却显得过于轻巧,过于精致了。完全没有这种重金属的底蕴,这种金属与金属撞击发出的凝重的声音。只有这样凝重的金属声音响在心里,村里那些行走的脚步才会踏实有力,村子里的日日夜夜,才会那样节奏明快、黑白分明。   打铁的孟师傅还粗通兽医,经常会看见有人把牲畜牵来,用绳子捆在门前那个架子上。孟师傅端来一个盆,里面盛满了调好的草药,一手掰开牲口的嘴巴,一手用一个牛角做成的器皿,灌满一牛角草药,然后灌进牲口的嘴里。在牲口的挣扎下,一盆草药不一会儿就灌进去了。他拍拍牲口的肚子,观察一会儿,说:“好了。”过不来几天,那牲口就会出现在公路上,或者山野里。因为读书识字,又有许多能工巧匠,孟姓一家人,在村子里很受人尊敬,日子过得也相对滋润一些。   隔了很多年,当我再次回到这个小山村的时候,看到当年铁匠铺的门房还在,门前那个类似双杠的架子也在。可是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