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发展的
调研报告
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
潜江。近年来, 潜江市充分发挥江汉平原丰富的水资源优势,
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打造世界龙虾产业之都。按照
“政府扶持引导、龙头企业带动、板块基地配套、协会组织
联结、品牌战略推动”的产业化思路,创新发展模式,走出
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产产业化发展之路,不仅为农民增收开
辟了广阔的空间,而且使潜江迅速崛起为全国最大的淡水小
龙虾加工出口基地,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
语权。潜江小龙虾产业的崛起,为全省小龙虾产业发展起到
了强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一、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2000 年春, 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村民刘主权、 褚红云
在实践中探索出虾稻连作种养模式,于每年水稻收割后,在
稻田里野生寄养小龙虾,利用稻田丰富的天然食料供小龙虾
生长,次年春夏之交期间捕捞小龙虾,既大幅提高了低洼冬
闲田的利用率,又保障了粮食生产。
作为“虾稻连作”的发源地,潜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
创新和发展,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育、健
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节庆
文化等于一体的小龙虾产业化新格局,小龙虾已成为潜江农
业经济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支柱产业。
二、 制约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方向不明确
从目前看,潜江市小龙虾产业迅速崛起, “中国小龙虾
之乡”享誉全国,但在小龙虾产业的长远发展上,潜江还缺
乏长远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增产增值的思路还不够明确。例
如:目前,小龙虾养殖最大的问题是虾苗的供应不足。当前
的苗种体系建设滞后,出现苗种基础设施老化,良种覆盖率
不高,新品种的开发和应用缺乏突破, 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技成果的到户率和应用率都不高,小龙虾产业化科技支撑
能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随着小龙虾出口的迅猛增长,小龙
虾原料成为制约小龙虾发展的瓶颈,潜江多家水产公司订单
也因原料紧缺而难以完成。另外,潜江小龙虾产量虽居全国
前列,但产品价格却杂乱无章,形不成基础价格,缺乏必要
的定价话语权。
2、加工技术落后,产业水平不高
小龙虾肉质鲜嫩、美味可口,虾壳蕴含丰富的甲壳素,
是制造化妆品、生物医药的重要原材料,可谓全身是宝。
但之前小龙虾曾被广大农民当做田间害虫予以剿灭,被老
百姓以 5 元一桶的价格拿到马路市场贱卖,小龙虾个大肉
少,每只采肉只占体重的 18%,虾头、虾壳等废弃物多达
82%,因为技术落实不到位, 虾壳被餐饮企业当做垃圾扔弃。
据统计, 湖北省每年产生废弃虾壳约 16 万吨,既浪费资源,
又污染环境。因此,扶持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应当整合
产业内发展动力,着力延伸和完善龙虾产业链条,实现变
害为益、变废为宝,把小龙虾产业变成老百姓创业致富的
黄金产业。
三、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1、实施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方向
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潜江市应理清小龙虾发展思路,
因地制宜,科学做好小龙虾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
模式,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开
拓新市场,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品质优良、生产环境
友好、经营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产业模式。在完善养殖模
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深加工,走立足国内市场,面向世界
出口的发展之路。要把“发展龙虾产业,建设出口基地”的
思路落到实处。 同时,成立小龙虾协会, 建立种苗繁育基地,
健全国际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和模式,改变养虾户单打独斗的
局面,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整个产业链的
经济效益。在发展小龙虾加工企业上,可以利用经济聚集的
原理,建立水产品加工园区,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化经营体
系。
2、不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