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一中2014届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黄陂一中2014届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陂一中2014届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黄陂一中2014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 编辑人:丁济亮) 第Ⅰ卷 (33分)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发髻(jí) 坼(chè)裂 溽(rù )暑 桎梏(gào) B 脊(jǐ)椎 噱(xuè)头 小楫(jǐ) 斫(zhuó)轮 C 潦(lǎo)水 蛟(jiāo)龙 佝偻(lóu) 瑰(guī)丽 D 聒(guā)噪 砉(huā)然 俳(pái)优 欢谑(xu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亲睐 栏楯 歌数阙 钟鼓撰玉 B 腥红 薛荔 大姆指 黍熟黄粱 C 钟磬 恣意 东南坼 万簌有声 D 垣墙 厮杀 燎沉香 鼎铛玉石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们二人虽有些私怨,但在工作中从不勾心斗角,合作愉快。 B 毛书法家大笔一挥,运腕挥毫,笔走龙蛇,只见兔起鹘落,一幅书法作品就完成了。 C 这顿饭虽说有鸡、鸭、鱼、肉,可是我因为牙疼,食不下咽。 D《张中丞传后序》记叙张巡、许远、南霁云等死守睢阳、英勇抗敌的故事,绘声绘色,可歌可泣,是司马迁传记文的发展。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作品,都是配乐演唱的,或者原本就是歌词,所以并没有特别的诗律规定,其音乐性主要表现在节拍和押韵等方面。 B 王维、孟浩然等人继承了陶渊明吟咏田园、谢灵运刻画山水的传统,又加以发展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描摹隐逸的思想情怀,表达自然幽静和生气之美。 C 中国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长久,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先后培植出汉乐府、先秦诗歌、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唐诗、宋词、元曲等一朵朵诗苑奇葩。 D 梁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又创立了“新文体”,比传统古文语言通俗,条理明畅,不避俚语俗言,大胆地抒写新见解,有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序是古代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还可以抒情。《兰亭集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都是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前者感叹生命的短暂,因此格调比较低沉,后者也感叹生命的短暂,但是格调明朗,表现了李白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挚爱。 B “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C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中的《国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骚”指《楚辞》中《离骚》,它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 D 《庖丁解牛》一文节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庄子是道家学派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作为符号的丧家狗(节选) 陈壁生 北大教授李零评孔子为“丧家狗”,这一惹眼词汇,引起热烈争论。不管是否懂《论语》,不管是否读《丧家狗》,以骂李零为卫道者有之,以骂儒家为捍卫自由者有之。 事实上,这种把孔子双重符号化的结果,便是人们用各种主义、派别的词汇,去肢解孔子的形象,肢解《论语》的精神,而在各自的符号泡沫中进行言辞争执。以至于“丧家狗”也成为一个符号,标出崇儒与反儒两种立场。而“丧家狗”的说法,不但解构了孔子作为“至圣”的形象,甚至解构了“先师”的价值,乃至把他降格为一个千疮百孔的公共知识分子。 李零在自序中这样概括孔子形象:“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在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曾经被文学家披上“素王”的华衮,被专制皇帝戴上“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危冠,被康有为和孔教会推上“教主”的宝座,被冯友兰等哲学史家“祛魅”为“老教师匠”,到了李零的笔下,孔子被褪去一切神秘性、神圣性,变得时髦如我们所熟悉的“公共知识分子”。 如果仅此而已,尚不引人注意,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