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2
第一单元 第2课
三、合作探究
1.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主要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为什么?
2.简要分析汉武帝时期从“无为”到“有为” 1.《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知识点1 从“无为”到“有为”
1. 西汉初从“无为”到“有为”①经济恢复,国力日盛 ②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③土地兼并剧烈④匈奴威胁北部边境的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萧规曹随”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西汉政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B.曹参与萧何一样也面临恢复经济、巩固统治的问题
C.二人都尊崇黄老之学 D.曹参的才能有限,只能执行萧何的政策
知识点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3. 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
A.孟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孔子的思想
4. 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思想
5. 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限制君主的暴政 ②大一统思想 ③天人感应说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6.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知识点3 儒学成为正统
7.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取消宰相C.皇帝要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8.是
A.黄老无为之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尊儒尚法 D.以“柔道”治天下
9.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以阴阳五行为框架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唯心主义的谶纬之学★10.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相同目的是
A.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 B.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D.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教育课程
1如今能成为博士,是众多莘莘学子的追求,但最初的博士是指A.汉武帝时设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B.儒家学派的弟子
C.有很高的学问并博闻广记的士人 D.泛称有高深学问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
1.我国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标志是A.汉武帝下令在长安设立太学,讲授《五经》B.汉武帝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置学校
C.儒家经典在汉武帝时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D.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3.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
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神化皇权
A.①② B.②③ C.① D.①②③
1.B 【解析】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由所学可知,四项都正确。
2.B 【解析】曹参与萧何都是西汉前期的丞相,都面临经济恢复,政权巩固的重任。
3.C 【解析】韩非子主张建立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4.D 【解析】 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统思想有利于政治统一。
5. 【解析】董仲舒6.C 【解析】 任何主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7.B 【解析】8.C 【解析】 A项是无为思想,而汉武帝推行的是“有为”措施;以“柔道”治天下是东汉初期的治国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如C项更准确。
9.C 【解析】 C项是新儒学的核心内容,A项只是建议。
10.C 【解析】 两个做法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1.A 【解析】汉武帝时设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叫博士,这是中国最早的博士。
12.B 【解析】注意题干问得是“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的标志”。
13.D (三个要点都有利于加强政治统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并且符合社会的需要和汉武帝的需求。
1.“新”:提出“春秋大一统”思想,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影响:有利于巩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秩序。
1.措施:(1)起用儒学家参政;(2)使儒家经典成为国家教科书,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博士;(3)设太学,由五经博士传授五经,经考试合格者即可授官;(4)设郡县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儒学成为用人标准,使儒学大兴;儒家垄断教育,使部分非贵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