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诊疗思路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热的诊断处理 定义 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就会超出正常范围,称之为发热。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肛温虽比腋温准确,但因种种原因常以腋温为准。 发热分度 低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 高热:39.1~41 ℃ 超高热:41 ℃以上 高热 高热(High Fever)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若患者所测腋温的值长时间高达39.1~40℃称为高热不退。 发热热型与疾病 稽留热:伤寒、斑疹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风湿热、败血症、脓毒血症、肝脓肿、严重肺 结核等; 间歇热: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 发热热型与疾病 波状热: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回归热、何杰金病等; 不规则热: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流感、阿米巴肝脓肿、肺结核、恶性肿瘤等。 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骤升型;缓升型 体温持续期—数小时;数日;数周 体温下降期—骤降型;渐降型 高热对机体影响 物质代谢变化 分解代谢增强 水盐和维生素代谢 高热对机体影响 生理功能变化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泌尿系统 高热对机体影响 心理影响 恐惧、害怕、 紧张、焦虑等 病 因1 感染性发热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其他——寄生虫、支原体、 螺旋体、立克次体 病 因2 非感染性发热 变态反应:输液反应、血清病、药物热等。 病 因3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物理性因素:中暑 化学性因素:安眠药中毒 机械性因素:脑外伤、脑出血 诊断思路 超高热危象的早期信号—— 高热伴寒战,脉速,气急,烦 躁,抽搐,休克,昏迷等 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两个要点  1. 即使是疑难病例,常见病的非特征性表现仍较罕见病常见,注意掌握一些常见病的非特征性表现。  如:阑尾炎、心肌梗死等以腹泻为首发表现;伤寒以肠穿孔为首发症状;重症肺炎以休克为第一症状等。 诊断思路 两个要点 2. 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  无论是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往往具有其常见的受累部位,即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定位”表现,并互相“定位”。如: GBS 对称性远端肢体无力 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诊断思路 几条诊断“定律” 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包括病毒) 发热伴有定位的症状和体征首先考虑局灶性感染,否则考虑系统性感染(传染病),或隐匿性局灶感染 熟悉本地区常见的发热性疾病是正确诊断的前提 诊断思路 收集病史(找原因及诱因) 流行病资料--发病地区,季节,接触史。 ⑴地区:血吸虫病、流热 ⑵季节:乙脑、疟疾——蚊子传播 ⑶接触史:菌痢、食物中毒——不洁饮食 诊断思路 发热的特点 起病急缓——一般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症 状重。非感染性相对较缓,症状轻。 热型——不同热型,提示某些疾病。 伴随症状——寒战(哪些病有或没有),皮   疹,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循环、神 经、泌尿系统症状 ,淋巴结或脾肿大, 脑膜刺激症状,出血倾向等。 诊断思路 体格检查(寻找病因,判断程度)  ⑴全面体格检查:特别是面容、   皮疹、出血点、淋巴结及肝脾   肿大等  ⑵重视局部体征:肺部、心脏、    腹部等 诊断思路 实验室检查(补充病史及体检的不足) 常规:血、尿、粪常规,胸片、B 超、血沉等。 感染病:血(同时2个部位抽血 、20~30ml/部位)、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 诊断思路 实验室检查(补充病史及体检的不足) 结缔组织病: 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免疫球蛋白定量;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 恶性肿瘤: CT、MRI、ECT;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AFP、CEA等 常见超高热疾病 1 高热型中暑  病 因:物理因素所致 诱 因:高气温、高气湿、通风差 起病形式:起病急骤T41℃ 临床特征:T、P、R、BP、先升后降,瞳孔缩 小,皮肤灼热无汗,反射消失、抽 搐昏迷  鉴别诊断:脑型疟疾、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 常见超高热疾病2 中毒性菌痢 病 因 感染性疾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