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概论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1、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边界 3、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边界有过渡性 4、层次性 (整体性和差异性) (可变性) 指标: 单一性指标 综合性指标 一、区域 区域特点: 秦岭淮河一条线南方大米北方面 “南船北马” 我国的农业布局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地理环境差异主要表现为: (1)地理位置差异;(2)气候条件差异;(3)土地条件差异;(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2.人类活动差异表现为: (1)农业差异;(2)工业差异等。 地理环境 影 响 区域发展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如下: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思考:阅读课文,结合图片,思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别。 水热条件 土地条件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农业生产特点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温暖季节 短,水热组合不及长江三角洲 水稻土为主 多为水田 黑土 多为旱地 水田耕作业为主,水产业发达 旱地耕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 水稻 油菜 棉花 玉米 春小麦 大豆 中国南北方气候要素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光照 降水 气温 北方 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房屋高度与进深小且楼间距大 降水少。 屋顶坡度小,房檐窄 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 墙体严实厚重,建筑成本高 南方 太阳高度大,光照强。 房屋布局受方位影响小,进深和高度大且楼间距小 降水多。 屋顶坡度大,房檐宽 气温高,季节变化小。 墙体轻薄,建筑成本低 雾凇 冰雕 龙塔 地理环境 影 响 区域发展 地理位置 决定 【典例剖析】 (2013年四川文综)如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A 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开发早期 地理 环境 地势平坦 地质黏重 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黏重的土壤 使开垦困难 稠密的水系 成为人们交 通的阻隔 人类 活动 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横向和纵向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2.农业社会时期 科学技术的进步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稠密的水系成为交通联系的天然水道 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适合种植水稻 制约因素变化 反而成为促进因素 大规模人口迁移 劳动力 资源丰富 农业生产 精耕细作 我国主要的 粮食产地 优越的 气候条件 我国重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3.工商业发展时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人口、城 市 密 集 稠密的 水 网 人均耕地低于全国 水平 耕地被分 割破碎 粮 食 商 品 率 低 生产规 模较小 机械化 难推广 “粮仓”地位逐渐让位 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