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 第二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张永).pptVI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 第二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张永).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二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主讲人:张永 一、太平天国运动 ? ·广东、广西、湖南的社会动荡:人口压力、王朝末期官僚系统腐败造成社会动荡,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包括民与官的矛盾,如抗捐抗粮;民与民的矛盾,如土客械斗;官与官的矛盾,如掣肘倾轧。 ·拜上帝会的兴起:在危机四伏、人心惶恐的时代,人们需要心理依托和团体保护,受基督教教义启发的洪秀全在广西客家认中传播新的信仰,宣扬“劫运将兴,惟拜上帝会可免”,入会者以兄弟姐妹相称,一时从者如云。 洪 秀 全 ·太平天国建国、发展与鼎盛:新兴的宗教团体逐渐与周围的社会发生矛盾,由镇压加剧反抗,正式建国后,锐气正盛的太平军不断击败腐朽的清军,定都南京。 ·圣库制度:在团营起义时,会众就须把财产上缴天国圣库,以后征战中的缴获也要上缴,这是一种原始的公有制,加强了太平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小农理想的成分又有不同,平均分配土地,收获后留下口粮其余上缴国库,弱势群体由国库供养。 ? ·禁烟、禁赌、禁娼、禁酒:以宗教的狂热和严厉压制人性的弱点。 ·攻击传统儒、佛、道文化:信仰唯一真神,势必视一切不同的信仰为异端邪说,于是所到之处摧毁学宫、庙宇,焚烧诗书、佛经,甚至杀灭和尚、道士。 ·洪秀全与天国内乱:在政教合一的极权体制内,领袖的地位极端重要,而洪秀全虽有宗教狂热,却也有许多致命弱点,这导致了天国内乱,成为由盛转衰的关键。 ·攻略江浙与上海:后期李秀成部攻略江浙和上海这一最富庶的地区,为天国延续了生命,但也促成了清政府与外国势力的结合。 ·缺少建设性与天国的颓势:太平军致命的弱点是缺乏建设根据地的政治能力,所到之处破坏严重,人口锐减,土地荒芜,随着战争持续,兵员和粮食因得不到补充而日益枯竭,颓败之势已显露无遗。 ·迷信与腐败:信仰狂热逐渐冷却,但并未转向理性,只剩下软弱的天命迷信;天国制度日益松弛,腐败到处滋生,军纪败坏;洪秀全更是任用亲信、滥封官爵、豪奢纵欲。 ·天国覆灭:太平天国晚期陷于两面夹攻中,安庆、苏州等重镇相继失去,南京被重重围困,最终洪秀全死、南京陷落标志着天国的覆灭。 ·捻军与天地会:大致同期活动有北方捻军和南方天地会,两者没有太平天国中央集权的宏伟体制和信仰力量,结构松散,忽聚忽散,不能成大事,在流动作战中逐渐被清军消灭。 ·民族地区叛乱:民族地区在中央权威遭到太平天国沉重打击的情况下,相继发生叛乱,当太平天国覆灭之后,湘军四处平叛,使国家恢复了统一。 二、湘军与洋务运动(自强运动、同光中兴) ?·湘军将帅多是儒生:他们不仅为王朝而战,而且为儒家信仰而战,为捍卫传统文化伦理而战,因此具有很大的精神力量。 ·“私军”制度——兵士自行招募:八旗、绿营腐朽松散,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湘军通常由将帅直在自己的家乡招募子弟兵,同生共死,团结在主将周围,几乎成为个人的军队。 ? ·湘军独挡大敌,曾国藩总揽兵权:湘军初期受到种种猜忌,曾国藩地位也不稳固。但是在实战中,江南大营两次覆灭,甚至北方的骑兵也被英法联军重创,湘军成为清朝唯一的依靠。 曾 国 藩 ·中外冲突的继续:《南京条约》缔结以后,中外关系并不稳固,由于文化差异,由于中方并不是真心愿意接受条约,冲突不断发生。 ·第二次鸦片战争——从天津条约到北京条约:英法联军再次动用武力,这次战争最后以北京陷落和火烧圆明园而告结束,中国的国门被进一步打开了。 ? ·中外关系的新时期: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竟然是战败国和战胜国达成了初步的互信与合作,中外关系进入相对融洽的时期,外国势力帮助清政府镇压叛乱,并开始了早期现代化的洋务运动。 ·动乱中上海的崛起: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条件成为外国势力中意的贸易基地,在洋人的武力保护下又成为太平天国动乱中的避难所,大量华人涌入,飞速繁荣昌盛,成为远东的明珠、中国现代化的重镇。 ·平定叛乱与湘淮势力:湘军采用攻势防御的战略,稳扎稳打,分化出的淮军充分运用现代武器,绞杀了天平天国,又平定了捻军和民族叛乱,转战十八省,督抚遍天下,满汉权势此消彼涨,地方势力坐大,影响深远。 李 鸿 章 *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