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修改好的
3.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本原的东西,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意志、感觉、经验等是决定性的,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物是感觉的集合”这一观点即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正确。 4.下面的漫画是对________的极好讽刺。 (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解析:本题是漫画型选择题,解题时首先要明确漫画的寓意。漫画讽刺的是寄希望于神灵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B。 1.(2011·广东高考)“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 )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哲学史知识的了解。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观点,是一种宇宙观。这里的“道”是物质实体,气化即道;“生生不息”指出宇宙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C项最符合题意。A项否认了自然的运动性。B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项体现了运动的观点,但不如C项恰当。 2.(2011·上海高考)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 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 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 )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解题指导] 将“元气”定为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 A 3.(2010·山东高考)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 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 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 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 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 * 核心 提示 复习本课要掌握1个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2个哲学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种形态及特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等知识点 高频 考点 考点展示 考情分析 1.唯物主义及 其形态 2.唯心主义及 其形态 3.哲学的基本 问题 本部分考点在高考中大多以名人名言为载体,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备考中,应注意: 1.以古今中外著名哲人的观点或现实生 活中的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唯物主 义或唯心主义的各种形态及其观点 2.以生活中的观点或事例为载体,考查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特别提醒] 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 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 和 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 都不能回避 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和 ,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同一性 正确认识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生活 实践活动 基本性质 方向 哲学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 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1)哲学上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