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鱼腥草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棚鱼腥草栽培技术.doc

大棚鱼腥草栽培技术   摘 要:结合略阳县鱼腥草大棚栽培的推广经验,阐述鱼腥草特征、特性,介绍鱼腥草大棚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鱼腥草;人工繁殖;大棚栽培   鱼腥草,属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根、茎、叶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俗称折耳根,地下茎匍匐生长,嫩茎叶及肥嫩的根茎凉拌或煮汤后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化食顺气、镇痛、止咳、驱风、健胃等功效,并能预防流感、肺炎、湿疹等多种疾病[1]。   大棚栽培鱼腥草,667m2产肥嫩的根茎1000~1600kg,按市场平均价5元/kg计算,收入5000~8000元。现将鱼腥草特征特性及大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植物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鱼腥草植株高15~40cm,地下茎匍匐生长,白色。茎上部直立,基部伏生,紫红色,无毛。叶互生,心形,长3~8cm,宽4~6cm,先端急尖,全缘,老时上面微带紫色,下面紫红色,两面除叶脉外均无毛;叶柄长1~3cm,常有疏毛;托叶膜质,披针形,基部与叶柄连合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上端与叶对生,长1~3cm,基部有4片白色花瓣状总苞,长1~2cm,花小而密,两性,无花被,苞片线形;雄蕊3枚,花丝细长,雌蕊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分离。蒴果壶形,顶端开裂。种子卵圆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1.2 生物学特性   鱼腥草原生于低湿洼地、水沟边、田埂,对水分要求较高,整个生长期都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在温暖阴湿环境下生长较好,怕霜冻,地下茎较耐寒,在-15℃以下可越冬,12℃开始萌发,生长适温16~25℃;以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好。   2 选地搭棚   2.1 地块选择   选择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沙壤土。   2.2 搭棚   搭建钢管大棚,坐北朝南,长30~40m、宽6.5m、高2m。   2.3 繁育种苗   4~5月,将野生鱼腥草根状茎剪成8~10cm长、具有2~3个以上腋芽的小段,并留须根。在苗床里按行距20~25cm,开5~8cm深的浅沟,将剪好的根茎按8~10cm株距排放于沟中,盖土6~10cm,适时遮荫,保持苗床湿润,15~20天后出苗。   3 整地、施肥及播种   3.1 精细整地   彻底清除杂草及前茬作物根、茎和枯叶,深耕晒垡,深度25~30cm。播种时,深翻耙平,做到地块疏松、平整。   3.2 高畦栽培   根据大棚的走向,在棚内起4个长10m、高20~25cm、宽1.2m、间距40cm的畦,畦面开4条宽15cm、间距20cm、深10~15cm的播种沟。   3.3 施足基肥   667m2需腐熟牛粪、鸡粪等农家肥5000~8000kg、草木灰150~200kg、磷钾复合肥100~150kg。将腐熟有机肥和磷钾复合肥混匀后直接施在播种沟内,然后盖2~3cm厚的土,整平后播种。   3.4 播种   9月初播种,选择带1~2个芽眼、粗壮、未受损伤的地下老茎作为种茎,按40~50kg/667m2的播种量均匀播在播种沟内;浇透底水,然后在种茎上盖6~7cm厚的土。   5 田间管理   5.1 控制温度   10月底扣棚,出芽前,白天18~20℃,晚上16~18℃,当80%~85%的芽口出土后,温度20~25℃,适时通风,防徒长。1月份,大棚内加盖拱棚覆盖棉毡保温。4月底,揭掉大棚膜,防治(超过30℃)烧苗。   5.2 水肥管理   整个生育期内保持土壤湿润,幼苗成活至封行前,667m2追施尿素8~10kg作苗肥,茎叶生长盛期,667m2追施复合肥10~15kg。以后改为根外追肥,用0.4%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天喷施1次,共4~5次。整个生育期不浇灌被污染的脏水,禁止施用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尿、硝态氮(硝酸铵)等,采收前30~35天内不施任何肥料。   5.3 摘除花蕾   地上部徒长时,及时采收嫩茎叶,开花现蕾时及时摘除花蕾,以免花蕾消耗大量养分而抑制地下茎的生长。   5.4 病虫害防治   鱼腥草极少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药剂防治。偶尔遇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浇施。   6 适时采收   以地下茎作产品的,12月陆续采收;采食嫩茎叶的,4~10月均可采收。   参考文献   1 陈建友.鱼腥草的食疗价值及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06(6)   2 杨雨环,熊元,王文华,等.折耳根无公害规范化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 培.2013(2)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