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扩充 2、试样尺寸及取样部位的影响 试样尺寸增加,韧性下降,断口中纤维区比例减少,韧脆转变温度提高。原因是:尺寸越大,出现缺陷的几率增加、缺口前沿三向拉应力状态加剧、平面应变断口比例增加,使脆断抗力下降。 取样部位不同,其韧性值也不同。 3、应力状态及缺口形式的影响 应力状态越硬,缺口越尖锐,韧性越低,韧脆转变温度越高。 泰坦尼克号(Titanic)中的力学知识 ??? 1912年当年最为豪华、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首航沉没于冰海,成了20世纪令人难以忘怀的悲惨海难。多年来,出版了不少回忆录、小说,演出了不少戏剧、电影。1985年以后,探险家们数次深潜到12,612英尺深的海底研究沉船,起出遗物。1995年2月美国《科学大众》(Popular Science)杂志发表了R Gannon 的文章,标题是『What Really Sank The Titanic』,付标题是“为什么‘不会沉没的’船在撞上一个冰山后3小时就沉没了?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回答了80年未解之谜“。作者出示了下图两个冲击试验结果。左面的试样取自海底的Titanic号,右面的是近代船用钢板的冲击试样。由于早年的Titanic 号采用了含硫高的钢板,韧性很差,特别是在低温呈脆性。所以,冲击试样是典型的脆性断口。近代船用钢板的冲击试样则具有相当好的韧性。 图 Titanic 号钢板(左图)和近代船用钢板(右图)的冲击试验结果 下图是建造中的Titanic 号。Gannon 的文章指出,在水线上下都由10 张30 英尺长的高含硫量脆性钢板焊接成300英尺的船体。船体上可见长长的焊缝。船在冰水中撞击冰山而裂开时,脆性的焊缝无异于一条300英尺长的大拉链,使船体产生很长的裂纹,海水大量涌入使船迅速沉没。这是钢材韧性与人身安全的一个突出例证。 图? 建造中的Titanic 号,可以看到船身上长长的焊缝。 * * 第三章 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前面我们讲述的是材料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工程中,还有许多机件是快速加载即冲击载荷及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如:汽车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驶;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材料的压力加工等;其性能将与常温、静载的不同。 冲击载荷与静载的主要差异:加载速率不同,加载速率是指载荷施加于试样或机件的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应力增加的数值表示。 因加载速率提高,形变速率也随之增加,形变速率是单位时间的变形量。因此,用形变速率(又分绝对变形速率和相对变形速率)可以间接地反映加载速率的变化。相对变形速率又称应变率。 不同机件的应变速率范围大约为10-6~106s-1。静拉伸试验的应变速率为10-5~10-2s-1,冲击试验的应变速率为102~104s-1。试验表明,应变速率在10-4~10-2s-1内,金属的力学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可按静载荷处理。当应变速率大于10-2s-1时,力学性能将发生明显变化。 缺口 冲击载荷 降低温度 钢的冷脆是一种低能量断裂,一般为解理断裂,有时为准解理断裂或沿晶断裂。冷脆的断裂功极低,后果是灾难性的。(原因是断裂面间距为原子间距,力的作用距离只有0.1nm数量级,即使力很大,断裂所消耗的功W=F.S也相当低)。 使塑性变形得不到充分发展,更灵敏地反映材料的变脆倾向。 (脆断趋势) §3-1 冲击载荷下金属变形和断裂的特点 ◆冲击载荷下,整个承载系统承受冲击能,所以机件、与机件相连物体的刚度都直接影响冲击过程的时间,从而影响加速度和惯性力的大小。 ◆由于冲击过程持续时间短,测量不准确,难于按惯性力计算机件内的应力,所以机件在冲击载荷下所受的应力,通常假定冲击能全部转换为机件内的弹性能,再按能量守恒法计算。 1、应变率对金属材料的弹性行为及弹性模量没有影响。 因弹性变形是以声速在介质中传播的,声速在金属介质中相当大,钢中为4982 m/s,普通摆锤冲击时绝对变形速率只有5~5.5m/s冲击弹性变形总能跟上冲击力的变化。 2、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塑性变形难于充分进行,原因为: ⑴冲击载荷下应力水平比较高,使许多位错源同时起作用,抑制了单晶体中易滑移阶段的产生与发展。 ⑵冲击载荷增加了位错密度和滑移系数目,出现孪晶,减小了位错运动自由行程平均长度,增加了点缺陷的浓度。 静载荷作用时:塑性变形比较均匀的分布在各个晶粒中; 冲击载荷作用时:塑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