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_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学案.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1.定义 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3.大都市区的性质 功能地域,城市区域化 4.大都市区与城市化地区 ●一个大都市区一定包括一个或几个城市化地区 ●大都市区包含乡村,城市化地区不包括乡村 ●大都市区的外界与县界吻合,相对比较稳定,城市化地区不一定和市镇的行政边界一致,随时间而有变化 实践和理论建设的需要 — 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出新特点 城市发展区域不平衡,城市群现象,城乡界线模糊 城市建成区扩展,城市郊区化出现,城乡联系活跃 — 就城市论城市的传统规划思想和管理不适应发展需要 城乡结合部管理问题 城市内部外来人口集聚区管理问题 区域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问题 城乡之间功能渗透问题 — 理论研究与国际接轨 中国都市区的研究与实践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1994年) 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1994-1996) 中国确定都市区的简明指标 — 市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可作为都市区的中心市; — 都市区外围县(市)的划分:全县(市)劳动力构成中二、三产业占75%以上,县市连绵而不间断; — 由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作为确定县(市)都市区归属的依据; — 从县(市)中心始发到各地中心城市的客流的最大流向作为确定其都市区归属的辅助指标。 (二)大都市带(Megalopolis) 2.大都市带的特点 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中纬地带,平原地带 多核心:若干个高密度的大城市核心→许多大都市区 国家的核心区域(枢纽功能) 在本国经济中的中枢作用 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影响 带状的空间结构和密集的网络结构(交通走廊) 沿城市对外交通走廊和信息网络呈带状发展 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 城市连绵、规模庞大、高密度人口指标 人口25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250人/km2 3.世界主要大都市带 20世纪7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认为,世界上已经形成了6个大都市带: ①波士华大都市带(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②芝匹兹大都市带(美国五大湖沿岸城市带) ③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日本东海道城市带) ④英格兰中部大都市带 ⑤西北欧大都市带 ⑥中国东部城市密集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第三节 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统计口径 1955年标准 市:聚居人口≥10万的城镇;聚居人口不足10万,重要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 镇: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2000,非农业人口≥50%的居民区 1963年 镇(下限提高):聚居人口≥3000,非农业人口≥70%;聚居人口2500-3000,非农业人口≥ 85% 市:标准未变,但标准从严掌握,农业人口<20% 1984年 设镇标准: ①县政府所在地 ②总人口<2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含自理口粮人口)≥2000,可撤乡建镇 ③ 总人口≥2万,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10%,可撤乡建镇 ④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矿区、物质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非农业人口<2000,确有必要也可设镇 1986年(调整设市标准): ①非农业人口≥6万、年GNP ≥2亿元的地方中心镇,可设市; ②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10万,农业人口<40%,年GNP ≥3亿元,可撤县设市; ③总人口≥50万的县,县政府所在镇非农业人口≥12万,年GNP ≥4亿元,可撤县建市; ④自治州、地区、盟所在地,非农业人口<10万, 年GNP < 3亿元,确有必要也可撤县建市; ⑤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年GNP ≥10亿元的中等城市(设区的市),可实行市带县体制。 1993年 对1986年设市标准进行调整,调整的要点主要有: ①按照人口、经济、基础设施指标结合人口密度进行分类确定; ②增加了第三产业比重和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和自来水普及率、道路铺装率、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指标(具体见P24,表2-1)。 二、中国的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一)城市辖区与城市实体 城市地域与城乡界线 城市辖区——行政区 城市实体——建成区 城乡界线不一致 城市辖区范围比实体范围大,城市人口偏大 城市辖区范围比实体范围小,城市人口偏小 (二)城乡划分和统计口径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