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百家诗选》不选李白等八大家及多选王建原因探析.doc
《唐百家诗选》不选李白等八大家及多选王建原因探析
摘 要: 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是宋代第一个专选唐诗的大型诗歌选本,其在诗家的选择上没有选录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李商隐八大家,却将王建选了九十二首,为选本中第一。探究这种取舍背后的原因,既关乎王安石个人对诗家、诗风的好恶品评,也是特定时代诗坛风潮和王安石实用主义诗学观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唐百家诗选;王安石;诗家去取;原因探析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5-0081-03
宋人选唐诗的诗歌选本中,名《唐百家诗选》者有二:其一为王安石编选,其二则由稍晚于王安石的杨?[编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王安石编选的《唐百家诗选》。此选本既是王安石现存的唯一唐诗选本,也是上承唐绪的宋代第一个唐诗选本,影响力很大,但选本对唐代诗家的选择去取却让人疑惑难解。作为一个收录诗家104人,诗作1262首的大型唐诗选本,《唐百家诗选》选了高适、岑参、孟浩然、王昌龄等,却舍弃李白、杜甫、韩愈、李商隐,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八大家不选,与此同时将王建的作品独取九十二首,为选本诗家之冠。这种鲜明的反差背后原因何在?本文试加以探析。
一、不选李(白)、杜、韩、李(商隐)诗原因分析
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不选李白、杜甫及韩愈或许是因为他另有一部《四家诗选》,对此前代诗评家们曾有论及,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q斋闲览》云:“公复后以杜、欧、韩、李别有《四家诗选》,则其意可见。[1]”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也云:“余按其去取多不可晓者,如李、杜、韩三大家不入选,尚有自说。[2]”王氏此言所指就是《四家诗选》。历代以来,对于王安石不选李、杜、韩三家的原因并无争议,而议论较多的是《四家诗选》中对李白的排序。如《唐音癸签》云:“荆公又有杜、韩、欧、李四家诗选,……入本代欧阳公置青莲之前,识者怪其不伦[3]”其实,这与王安石对三人的态度有关,王安石对杜甫、韩愈极为推崇,其在诗法受杜甫影响很深[4],在古体上,王安石则是学习韩愈的“以文为诗”,钱钟书云:“荆公五言七古善用助语,浑灏古茂之致,此秘尤得昌黎之传。[5]”与对杜、韩二人的赞扬与效法相比,王安石却认为李白虽然豪放飘逸,人固不及,但风格仅此而已。
至于为什么不选李商隐,还需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寻找答案。北宋建国之后,诗坛上“三体”盛行,其中尤以兴起于真宗景德年间的西昆体影响最大。但风靡一时的西昆诸家,其典故博雅,辞采华赡的创作方式也自有其重形式轻内容,气格卑弱之弊。“先生老辈谓其多用故事,语僻难晓,殊不知自是学者之弊。[6]”针对这种现状,继王禹??、柳开、石介、梅尧臣、苏舜钦等人之后,主盟文坛的欧阳修大力倡导诗文革新,彼时的王安石正是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早在庆历三年(1043),他就抨击西昆体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以其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靡靡然穷日力以摹之,粉墨青朱,颠错丛庞。[7]”批判他们的文风无文章黼黻之序。而西昆体在诗法上主要是承续晚唐李商隐。王安石自然很难一边抨击西昆诸家,一边在自己的唐诗选本中对他们所宗法的李商隐大加选录,或许这就是《唐百家诗选》中未选李商隐的原因,恰与当时变革诗风的诗坛风潮相契合。
二、不选元稹、白居易原因分析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唐百家诗选》不选元、白诗并非首创,而是早有前例。如专选中唐诗的三个唐人唐诗选本《中兴间气集》、《御览诗》、《极玄集》都未选录二人的作品,且《御览诗》与《极玄集》的编选者令狐楚、姚合还与元、白是同时代人。而集三十年之力选编成《唐诗类选》的顾陶,在其选诗规模达1232首的选本中,也没有选录元、白二人诗。诸家选本不选元、白诗的原因,其实就在于在唐代诗人及诗评家眼中,元、白二人的诗作远未如今天这般受欢迎。如晚唐杜牧就认为二人的诗作“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蝶语入人肌骨不可去。[8]”杜牧所言,未尝不合王安石心声。
其次,在分析不选元、白诗的原因时,也应考量到北宋科举改革的背景。北宋前期仍沿唐绪,省试以诗赋定取舍。由于在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实行逐场去留的淘汰制,所以省试第一场的诗赋最为关键。这种风气使得士阶层忽视了对儒家经典内涵的深入探究,这在仁宗朝受到高度推崇儒家学说的学者、文人的强烈批评。庆历改革中,不少人针对诗赋考试的声病、对偶,文章写作流于形式和内容空洞的倾向提出批评。如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云:“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9]”而诗赋取士之弊亦引起高层的注意,仁宗皇帝于庆历四年下诏曰:“旧制以赋声病偶切之类立为考试式,举人程式,一字偶犯,便遭降等。知识才学之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雅马哈s0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一种从荧光粉废料中回收高纯度钇铕的制备方法.doc.doc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pptx VIP
- 压实度(灌砂法)试验检测报告.docx
- 2022年地理高考真题深度剖析之自然灾害1老教材公开课.docx VIP
- 生物法还原高浓度高氯酸盐动力学及反应条件的优化.pdf
- 妇产科常见危急重症早期识别、初步处置原则和转诊时期专家讲座.pptx
- 一种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耦合效应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pdf VIP
- 医疗器械软件产品相关文档模板汇总(软件描述文档模板、软件网络安全描述模板、软件开发文档等).pdf VIP
- 火电厂工艺办法流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