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 “天职论”.docVIP

关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 “天职论”.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 “天职论”

关于甲午战争前后日本知识阶层的 “天职论”   19 世纪中叶后,西方的近代文明凭借坚船利炮的力量不容分说地涌向了东亚地区,致使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及融合势不可挡地出现在这片原本相对平静的土地上。而日本,作为东亚唯一吸收了西洋文明并由此实现近代化的东洋国家,在东西方文明的框架中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感自身特殊性的日本知识阶层,开始热衷于谈论日本在东亚乃至在整个世界应该担负何种使命的问题,“日本的天职”也随之成为他们谈论政事时的流行语之一。 “天职”一词,在明治时期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专指天子君王的职责; 二是指上天赋予的职责。而所谓 “日本的天职”,意思就是指上天赋予日本的职责。甲午战争前后,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下,福泽谕吉、三宅雪岭、陆羯南、内村鉴三、大隈重信、竹越与三郎、田冈岭云、浅水又次郎、内藤湖南、德富苏峰等人都曾在各自的文章中或简或繁地论述过日本的天职问题。这些出自不同思想派系的 “天职论”,尽管论述角度及论述内容各有不同,但都涉及到了在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的融合、对峙、冲突的复杂纠结中日本如何定位的问题,同时都将日本行使天职的对象设定为中国及朝鲜等东亚国家。因此,探讨和分析日本知识阶层的 “天职论”,能从一个侧面透析当时日本流行的东洋观、西洋观及对华观等各类问题。   一、福泽谕吉的天职论: 文明外衣下的侵略论福泽谕吉 (1835 -1901) 虽然终生在野不仕,但始终以民间学者文化人的身份开办学校、编辑报纸、著书立说,在他留下的长达 20 余卷的 《福泽谕吉全集》中,内容涉及到了文化教育、风俗典章、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对普通日本国民的思想、对社会舆论乃至对政府的决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井上毅就曾这样形容过福泽谕吉的影响力: “福泽谕吉的书一出,天下少年靡然想从,撼其胸膛、浸其肺腑。”据笔者视野所及,福泽谕吉是在 1894 年 7 月 7 日发表的 《不可将世界共有物据为私有》中首次提到日本的天职。在此文中,福泽先是提出了 “世界万物皆为公有”的谬论,主张地球上的一切资源物品都是人类的共有物,“尽管现在分为了东洋与西洋,并在两洋中划清了各国的国界,形成了私有并互不相犯的态势,但这只是为了便于保护生活在各国的国民之安全,在共有物的共享方面不允许有丝毫的私情。”随后福泽指出,朝鲜推行的锁国制度就是将世界共有物据为己有,是在暴殄天物,是在妨碍人类的幸福及文明的进步,标榜日本出兵朝鲜的目的绝非镇压弱国吞并领土,只是依靠兵力督促朝鲜实现真正的开国,是 “为了人类之幸福,为了文明之进步所履行的最合理的天职。”紧接着,福泽又将论述的重心从朝鲜转移到中国,认为中国的国土及人口为日本的十倍,贸易额却与日本不相上下,福泽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那个老大国也与朝鲜相同,以锁国自保,将世界之共有物据为己有……因此,为了世界的正理公道必须对其加以处分。”   二、内村鉴三的天职论: 日本主义与世界主义之交融内村鉴三 (1861 -1930) 生于江户武士家庭,幼年受武士道和儒学思想熏陶,1877 年进入札幌农学校后受到该校虔诚而热烈的基督教精神感染,1878 年接受洗礼,后于 1884 -1888 年赴美国深造,回国后曾任第一高等中学校讲师、《万朝报》记者等职。内村鉴三主张无教会主义,提倡只信仰圣经而不应从属特定教派或神学,留下了《基督信徒的慰藉》 《求安录》 《我如何成为基督信徒》《圣书之研究》《地人论》等著作。据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内村鉴三是第一位多角度对日本天职进行“学术论证”的知识人。在《日本国之天职》中,内村从地理学上的位置及形状、日本民族的特征、历史上的征兆等三个方面对日本的天职进行了论述。首先在地理学方面,内村将日本比作太平洋中的英国,认为日本具有不受外敌侵害、能促进国民团结精神等地理优势,且因恰好位于东洋与西洋之间,是基督教的美国与佛教的亚细亚之间的媒介者。其次,在日本民族的特性上,内村认为 “在受外来事物影响,吸收他国文明方面,没有国民能比得上日本人。在东洋国民中只有日本人了解欧美文明,在文明国民中只有日本人拥有东洋的思想。”在历史的征兆方面,内村主张自古以来文明一直自东向西推进,与地球运转的方向正相反。通过上述三方面的论述,内村得出结论,日本的天职是 “作为东西两岸的调和者,将擅长器械的欧美介绍给重理想的亚细亚,凭借进取型的西洋来开化保守型的东洋。” 最后自豪地说,“在我们日本制造出的新文明,对于改良欧美的旧文明也将发挥显著的功力。我旭日帝国,将自身光芒洒遍东西,反射到东方的欧美,照耀着西方的亚细亚,实现日本之天职。”   三、内藤湖南的天职论: 日本文明中心论内藤湖南 (1866 -1934) 本名虎次郎,字炳卿,号湖南,早年在大阪、东京等地的主要报纸、杂志担任撰稿人,因其富有气势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