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1专用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孝文帝改革1专用课件

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 ⒉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⒋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3、意义:使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打击保守势力,保证改革的深入;有利于巩固对中原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2、迁都过程: 以“南伐”为借口,493年~495年由平城迁到洛阳。 平城 洛阳 1、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 ①易服装 ②讲汉话 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④通婚姻 ⑤改籍贯 封建化 汉化 智者选择:孝文帝改革 2、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移风易俗) 易服装 长孙氏 拔拔氏 陆氏 步六孤氏 刘氏 独孤氏 贺氏 贺赖氏 穆氏 丘穆陵氏 元氏 拓跋氏 汉族姓氏 鲜卑族姓氏 改汉姓 定门第等级 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 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 探究: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促进鲜卑族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 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 崖。现存主要洞窟45 个,大小窟龛252个, 石雕造像51000余躯,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 代石窟群之一。主要 洞窟,大多完成于北 魏太和十八年(公元 494年)孝文帝迁都 洛阳之前。佛像的形 状一般是厚唇、高鼻、 长目、宽肩,有雄健 的气概,体貌表现了 少数民族的特征。 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 历经东魏、西魏、北齐、 隋、唐、北宋诸朝,开凿 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 计,现存窟龛2300多个, 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 2800多块,佛塔70余座。 由于孝文帝迁都后,大力 推行汉化,此时的雕像一 改云冈时期的风格,服饰、 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 等处,都带有明显的汉族 文化的特征。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民族融合:汉化与封建化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问题:这些 作品的艺术 风格有何不 同?说明什么 问题?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改革的影响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概念阐述 *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敕勒歌》(北魏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木兰辞》(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色彩。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中国古代历史纪年(BC21世纪——1840年)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 ●秦汉:封建大一统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 ●隋唐:封建社会繁荣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 由盛而衰 先秦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魏晋南北朝(220—589) 南 朝 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北 朝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改革的背景 第2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 ——改革的内容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改革的影响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第1课)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课)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3课) 文明冲突是文明发展演进的动力。历史上每一次文明冲突的结果往往是形成文明共存与进一步的融合,……文明共存是融合各种文明不同的特质,扬弃不合时宜的文明,形成多元化的新的文明体系。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