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章Excel范本之使用.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01章 緒論 1.1 品質的價值 品質改善人類生活水準。 人類行為及社會活動講求品質。 報章雜誌及媒體,講究紙張品質、電訊品質、編輯品質、內容品質以及美工品質等等。 品質是生產者的致勝工具,企業生存的要件。 1.1.1 科技水準提升的動力 產品多功能、長壽命、高品質、價格便宜。 產品易於操作、維護和保養 。 生產者必須保護環境,積極美化及綠化環境。 1.1.2 企業競爭地位的利器 產品間的競爭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日趨劇烈。 物美價廉顧客最愛,企業致勝和生存的要件。 1.1.3 產品壽命可靠度保證 消費者要求產品長時間維持良好使用性能。 產品功能愈來愈多而使系統愈來愈複雜。 包含零件種類和數量眾多。 1.1.4 製造資源的最佳分配 良好品管能減少重作、重工或不良品之產出。 良好品管能降低工料成本並且提高生產力。 經由品質、交期和成本的全面經營,能夠降低成本及提高生產力,企業始得以永續經營。 1.2 世界品質發展史 濫觴於美國貝爾電話公司,透過嚴格檢驗確保所供應產品的品質。 西元1922年,貝爾推動《道奇-雷敏抽樣計畫表》。 西元1930年,西方電氣公司巡檢員定期檢查其配銷所和製造廠的原料。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制定統計品管多項標準。 二次大戰後,美國國家標準機構亦加入國際標準組織(簡稱ISO)為會員 。 二次大戰後,日本科技連帶動日本品質革命。 石川馨博士將經營層品管及領導導入日本。 田口玄一博士透過直交表於產品的系統設計、參數設計及公差設計。 1970年代摩托羅拉朝向六標準差品質邁進,使生產不良率降低至ppm水準。 1990年代威爾奇加強人才訓練和結合企業策略,將六標準差制度發揚光大,邁入21世紀。 1.3 我國品質發展史 民42年台灣肥料公司引進統計品質管制。 民44年中國生產力中心成立,協助工商企業提高生產力。 民51年經濟部成立工礦業產品品質審議委員會,考核各工廠實施品質管制績效。 民56年經濟部成立商品檢驗局,推動品質管制的工作,係檢驗制度的濫觴。 民66年經濟部工業局建立CNS 12680序列標準,將ISO 9000品質保證系統納進。 民88年經濟部將原標準及度政業務與商品檢驗局之商品檢驗業務合併,改制為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1.3.1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民52年李國鼎先生為第一屆理事長。 發行品質管制月刊。 頒發各品管獎項。 民69年起開辦品質工程師、品質技術師、可靠度工程師、品質管理師、軟體品質工程師、服務業品質專業師等考試。 規劃與執行品質推廣教育訓練,及接受公民、營企業委託舉辦之各種品質訓練課程 。 規劃與出版各類品質培訓與教科書籍約有百種 。 民69年成立品管圈推行委員會 。 舉辦全國性或國際品質會議及與世界各國品質協會的交流和合作 。 1.3.2 全國性機構 民78年國家品質獎設立的目的在於樹立一個最高的品質管理典範,以供企業界觀摩學習。 至民國93年全國團結圈已進入第十七屆競賽,以供提高員工參與工作改善之意願 。 至民國93年品質優良案例獎已進入第十二屆,獎勵國內致力於品質改善成效優異之企業機構,及推行品質管理具有卓越成效者 。 民77年訂定每年九月份為「國家品質月」,展開一系列的品質意識和做法的推廣活動 。 1.4 品質觀念的演進 費根堡博士五階段: 操作式品管 領班式品管 檢驗式品管 統計式品管 全面式品管 1.4.1 操作式品管 從13世紀開始,西方學徒制及同業工會已漸成形,操作員即工匠或藝匠,身兼訓練師傅及檢驗員。 政府已訂有簡易的品質標準如重量、尺寸標準等等。 操作人員有確保零件互換性及訂定合理公差的觀念。 1.4.2 領班式品管 20世紀初葉,工業制度採分工制度,操作員只負責生產流程的一部分。 泰勒博士倡導科學管理,提倡工作標準及時間研究,並依此建立獎工制度 。 工廠設立領班監督和指導同組操作人員,肩負產品品質及生產力的責任。 1.4.3 檢驗式品管 工廠採裝配線生產方式,不需技術的人員來操作。 設立專任的檢驗員,使不良品不致流到顧客手中,為製造與檢驗分野的開端。 設立檢驗主管以綜理檢驗業務,用以監督生產業務而與生產主管分庭抗禮。 1.4.4 統計式品管 休哈特博士於西元1924年起提出量產下經濟品管的方法。 從製程品質的變異程度探討品質的良窳,以控制特性值進入既定界限之內。 驗收抽樣制度所遵循的法則為拒收和批退,拒收意味著供應商應做得更好。 1.4.5 全面式品管 日本1960年代起大力推展現場主管及操作員的品質管制訓練,領班召集工作人員進行品質管制討論會,而發展成為品管圈活動。 日本科技連推動品質管制,形成聞名日本式全面品管,所謂的全公司品管 。 全面式品管強調品質第一、消費者導向、下工程也是顧客、活用統計方法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