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回望苍茫岁月陈振汉先生的人生和学术.docxVIP

王曙光回望苍茫岁月陈振汉先生的人生和学术.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曙光回望苍茫岁月陈振汉先生的人生和学术

王曙光: 回望苍茫岁月——陈振汉先生的人生和学术这是笔者8年前访问陈振汉先生后为先生写的小传,今逢北京大学经济系百岁华诞,同时也恰巧是陈振汉先生的百岁纪念,因此拿出这篇文章与校友们分享。与陈振汉先生的交往使我受益颇多,他的传奇经历也每每令我感叹。对于像我这样的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代人而言,倾听发生于半个世纪之前的故事,有些时候像天方夜谭,那种惊诧的神情暗示着我们与那个时代已经存在着多么深刻的隔膜。理性的历史考察告诉我,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逻辑,即使在那些似乎癫狂的非理性的时代,那隐含的逻辑以及逻辑之背后隐含着的命运,也多半并非离奇诡谲匪夷所思。然而我所好奇的是,一个独立思考者的精神,是如何在那种近乎窒息的时代氛围中挣扎,隐忍,又是凭借着何种坚韧的力量,才得以在沉闷肃杀的环境里艰辛卓绝地存活,才得以积聚起存在的勇气,以遥远而执著的眼光眺望几乎难以企及的将来。在局外人,那些故事完全可以由时代来承当全部责任,而在个中人,无论他们多么超脱,多么出世,却永远也摆脱不掉时代在他们额上烙出的印记,历史虽已消逝,往事虽已陈旧,但那些消逝的生命永远不可回复。米兰·昆德拉写过《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实际上,对于经历过那个非常时代的知识者而言,既有严酷政治氛围和窒闷时代气息所裹胁的无形精神重压而构成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也有因学术生命和言说权利遭遇遏止而造就的巨大“思想空白”,这些空白,使得这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思想者在回望自己的思想历程时每每产生一种失落,这些思想上的“喑哑时光”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轻”得不敢回视。然而毕竟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我们从大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学问,更是生命的勇气、执着和坚韧。——作者题记?引?子?这是很多年前一幅很常见的场景:卷帙浩繁的《清实录》堆放在一个狭仄得只能容纳三张桌子的房间里,那些发黄的卷册,好像沙漠里已经枯死的胡杨树,上面落满尘土。显然,已经有很久,没有那些熟悉的目光和温热的手来触摸它们,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与抽屉里的几万张抄写工整的卡片一起,共同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学术命运。?它们的主人,曾经是中国经济学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这些人,曾经震动过一时的学坛,曾经少年意气,挥斥方遒。这些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经济学界领一代风骚的人物,几乎都克隆了同样的命运基因,而这种基因,并不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的。由于特殊的学术气候,当然也因着学者自身所具备的中西兼备的学术素养和特殊的学术兴趣,这些学术大师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资料的选辑工作。胸前长须飘洒、丰采卓然的赵迺抟先生穷毕生心力,从历代经济史学资料中披沙淘金,以蝇头小楷撰成几千万字的煌煌巨著《披沙录》;才华横溢、书画与古典诗词造诣精深的熊正文先生,从40年代后半期就开始整理《清实录》,对中国清代经济史研究多有贡献。本文的主人公陈振汉先生是赵廼抟先生和熊正文先生的同道者。在长期的教学和研究生涯中,陈振汉先生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其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典范。面对这些前辈学人的工作,对照他们严谨精微、心无旁鹜的学术精神,我们在仰慕敬重的同时,也不禁生出许多自惭和叹息。遥想这些在复杂的人生境遇和多变的历史时代仍然坚守学术阵地的前辈,再打量我们这个浮躁、肤浅、粗糙、急功近利的时代,每一个以学术为终生职业的人恐怕都应该作一点反省。?陈振汉先生,这个面容简静、风神沉着、优雅之中带着文弱气质的纯粹书斋式的学者,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经历了颇为坎坷跌宕的生活。九十二年过去了,他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人生。当银发满巅的陈振汉先生从房间里缓步踱出,开始用很低的声音向我描述往事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历史的沉重。?一、“南有春晖,北有南开”:白马湖边浴春晖·南开的少年意气与学术熏陶·微社少年岁月是每个人最难忘的时光,尽管相隔久远,但印象似乎历久弥新,在记忆的底版上更显清晰。在与陈振汉先生的谈话中,他似乎并不感兴趣于自己的教书和学术生涯,而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却念念不忘津津乐道。陈振汉先生1912年7月3日(农历壬子年5月19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故乡朴实的乡风和清丽的景物在他心中镌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从1919年到?1929年,陈振汉先生先后在诸暨(同文小学)、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附小和春晖中学)、杭州(杭州安定中学,杭州高级中学)上小学和中学,而令他最难忘怀的是在上虞白马湖边的春晖中学度过的几年时光。那时五四运动的新潮刚刚波及这个南方小城,别看春晖中学只是一所中学,却荟萃了当时许多国内知名的一流学者和教育家,他们的名字在中国学术史和教育史上都是赫赫有名的。陈振汉先生在春晖中学有幸得到夏丐尊先生、丰子恺先生、朱自清先生、朱光潜先生等著名学者的教诲,少年时代就遇到这么多名师、就接受如此高品位的教育,这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