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与汉末士人的关系定稿.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曹操与汉末士人的关系定稿

目 录 1绪论 1 2曹操与汉末士人的关系 7 2.1 曹操与士人关系平议 7 2.2 孔融——对桀骜不驯的名士予以打击和镇压 8 2.3崔琰——合作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11 2.4荀彧——所谋不同 始合终离 15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论曹操与汉末士人的关系 摘要:士人团体在中国社会影响力巨大,曹操为了巩固政权努力拉拢士人团体。士人因为各自的政治利益而对曹操的态度各不相同:坚决拥汉的士人在发现了曹操篡汉的野心后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处处与其作对;一些士人对曹操抱有幻想,希望通过辅佐曹操来匡复汉室;曹操政权内部的士人为各自的利益而斗争。因此曹操采取拉拢、利用、联合、打击等多种方针,充分利用士人为其政权服务。本文以孔融、崔琰、荀彧为例,对曹操与士人的关系进行分类研究和典型个案研究。 关键词: 魏晋 曹操 士人 Abstract: Since coterie of scholars was of great influence in Chinese society (at that time), Cao-Cao, to consolidated his political power, tried hard to win over these people. Due to different political interests, the scholars kept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Cao-Cao. The scholars who support Han regime firmly didn’t cooperate with Cao-Cao any longer and opposed him in every aspect after discovering his ambition of usurpation. And some scholars held illusions towards Cao-Cao and hoped to recover Han regime by assisting him. At the same time, the scholars in the charge of Cao’s government scrambled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Thus, Cao-Cao tried to make most of these people to serve for his government by means of winning-over, utilizing, affiliating and browbeating, etc. This paper makes Kong Rong, Cui Yan and Xun Yu as examples to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and typical ca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o-Cao and the scholars. Key Words: Wei and Jin dynasties Cao-Cao scholar ? 1 绪论 士人团体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活中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知识成为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士人变成举国上下共同敬仰的精英人物,他们的言论和行为,是大多数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对社会舆论和风尚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到东汉以后,儒家的知识分子几乎是官员的唯一来源,士人们拥有的权力日益扩大。由于他们垄断了知识和行政技术,许多士人累世为官,在这基础上又逐渐形成大地主与大知识分子身份的重叠,“每个大族常建立有庞大的经济后盾,通常都以大地主的身份出现,这是支持其门望的物质基础”。 [1]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积累中,士人群体拥有了一种稳定而强大的传统权力。 士人除了垄断行政技术和拥有庞大的家族经济外,他们往往标榜流品、自高声望,渐渐地形成对舆论的控制甚至操纵了社会价值观的制定,他们的政治权力配合舆论优势,显得无比的强大。加上士人内部往往在重大问题上相互声援,在人口中占据少数的士人,却是中国社会中最强大的一股政治势力。任何统治者只有重视并利用士人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巨大影响力,获取他们对政权的支持,同时借重他们丰富的行政经验和技术,才能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东汉末年争夺统治权的军阀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士人,比如出生“四世三公”家族的袁绍。袁绍“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权倾天下”[2]。袁绍出身高级士人,家族名望甚高,自己又是典型的名士,善于待人,天下士人大多愿意投奔袁绍。但袁绍前不能消灭董卓,后不能

文档评论(0)

yd3272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