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讲稿-13食用菌病害3
第三节 食用菌生理性病害
当生态环境条件不能满足食用菌发育所需的最低要求时,就会发生生理代谢性障碍而使菇类畸变,这属于非侵染性病害或非病原物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在菌丝体阶段表现为菌丝萎缩或徒长,在子实体阶段则表现为畸形、死菇、变色等。这类病不会传染的,会造成栽培上不同程度的减产和产品质量的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菇农的经济效益和种菇积极性。
一、生理性病害的典型症状
(一)菌丝体阶段的生理性病害
1、菌丝徒长
主要发生在蘑菇栽培中的覆土层,俗称“冒菌丝”。这除了和菌种特性有关外(主要发生在气生型菌株),常因菇床的空气相对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所致。遇到高温时,菌丝向上窜,在覆土层出现十分浓密的“菌被”,使形成的菇蕾窒息而死。出现“冒菌丝”的初期,应在早晚喷水,并大量通风,降低菇房的温度,及时用齿耙划破徒长的菌丝层。
2、菌丝萎缩
在蘑菇栽培中,常在发菌与出菇阶段出现菌丝发黄、发黑、萎缩甚至死亡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料害:建堆时添加过多的氮肥,导致已萌发的菌丝“氨中毒”而死亡。水害:覆土层喷水过急造成培养料过湿而缺氧,致使菌丝萎缩。气害:高温、高湿下,菌丝易发黄死亡,即前述菌筒培养时产生的“烧菌”现象。
(二)子实体阶段的生理性病害
1、畸形
为子实体阶段生理性病害的主要表现,不同的菌类畸形状态还有所差异,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典型症状:
平菇常产生粗柄小盖的“指形菇”、无柄小盖的“瘤盖菇”等。
灵芝栽培中易产生长柄无盖多分枝的“鹿角状”、 粗柄小盖的“指形芝”等。
双孢菇~畸形菇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生产上常见的主要有:“地雷菇”、“空心菇”、“大屁股菇”、“早熟菇”。
猴头常见畸形菇有①“花菜状”菇,有人称“瘤状”菇,子实体表面像花菜,凹凸不平,有的长20天左右,似瘤仍无菌刺,应尽早采摘,以免影响下潮菇的生长。②珊瑚状菇,菇柄上长出好多分枝,菌盖小;③“光头菇”, 有些子实体近球形,不长菌刺等。
白灵菇常见的畸形菇有:菌盖紧抱不展,呈“拳头状”;柄长肥粗、盖小,呈“花瓶状”;盖凹陷、边裂外卷,呈“破碗状”;盖窄长,呈“牛舌状”;盖面斑点,呈“麻脸状”;盖中瘤肿突起,呈“胀腹状”;两盖并展、柄紧连,呈“蝴蝶状”;盖弯曲不平,呈“波边状”;盖圆包裹、菌褶收缩,呈“光头状”;盖面纵裂沟缝,呈“花菇状”;数菇并生,呈“莲花状”;此外还有菇体萎缩形、菇体偏黄变色形等等。
还有毛木耳常产生似鸡瓜的“鸡瓜耳”。银耳栽培中出现的“团耳”等等。
2、死菇
指在无病虫害情况下,子实体变黄、萎缩、停止生长,最后死亡的现象。
主要原因:出菇过密,营养不足;出菇室持续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氧气不足;覆土层缺水,幼菇无法生长;采菇或其它管理操作不慎,造成机械损伤;或者使用农药不当,产生药害等均可引起子实体死亡。
防治方法:根据上述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改善环境条件,正确使用农药等。
3、着色病
幼菇菌盖局部或全部变为黄色、焦黄色或淡蓝色,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随着继续生长表现为畸形,如菌盖皱缩上翘,严重影响商品质量。
主要原因
一是低温季节使用煤炉直接升温时,菇棚内CO浓度较高,子实体中毒而变色,菌盖变蓝后不易恢复;
二是质量不好的塑料棚膜中会有某些不明结构和成份的化学物质,被冷凝水析出后滴落在子实体上,往往以菌盖变为焦黄色居多;
三是覆土材料中或喷雾器中的药物残留及外界某些有害气体的侵入等,也可导致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找出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生产过程中,不可乱用农药。
二、引起生理性病害的环境因素
大多数食用菌生理性病害产生的原因基本相近。
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不恰当的栽培措施引起,如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PH的过低或过高,及空气相对温度高低,光线的强弱,二氧化碳浓度过浓,农药、覆土及生长调节物质不当等环境因素引起的。
(1)湿度(水分):水分影响食用菌孢子的萌发、菌丝体的生长及子实体生长。一般说来,培养料含水量在55%~70%,即60%左右为宜。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环境湿度在80%~90%。在出菇期水分影响更大。湿度过低,菌丝萌发缓慢,湿度过大,容易长霉而引起畸形菇。
(2)温度:一般菌丝体最适20~30℃,实体适于12~25℃,温度过低,子实体生长慢,温度过高,菌柄伸长,菌盖变小,影响菇形和菇质。
(3)空气:菌丝生长需少量空气,但氧气过少,菌丝生长稀,缓慢,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要大量氧气,菌柄的伸长与二氧化碳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通风不良,幼菇发育缓慢,菌柄伸长,菌盖变薄变小成畸形菇。栽培小环境O2不足,CO2累积量过高 因栽培品种不同,产生的症状表现差异较大。
(4)光照: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照,黑暗条件下生长旺盛,强光对菌丝有抑制作用。子实体生长需要一定光照,微弱散射可使子实体生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四作文举例法Exemplification教学文案.pptx VIP
- 2025年中考生物复习新题速递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024年9月).doc VIP
- 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规范-课件.ppt VIP
- 关于Listing and Exemplification的PPT重要课件.ppt VIP
- 后人类主义视角下的生物艺术研究论文.docx VIP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实务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docx VIP
- 公墓项目投标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完形填空训练50套(含答案).pdf VIP
- 专四作文举例法Exemplification.pptx VIP
- 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护理查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