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疗法-第10章-牵引疗法__幻灯片.pptVIP

物理疗法-第10章-牵引疗法__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牵引疗法 第四节 四肢关节牵引 三、腰椎牵引临床应用 ㈠适应证 1.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退行性疾患、腰椎滑脱、无合并症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等; 2.可用于脊柱前凸、侧弯、后凸畸形; 3.亦可用于腰扭伤、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 返回 ㈡禁忌证 脊髓疾病、腰椎结核、肿瘤、有马尾神经 综合征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椎板骨折、重度 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出血倾向 等。 返回 ㈢腰椎牵引注意事项 ⒈牵引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嘱其牵引时不要屏气或用力对抗。对进行屈曲旋转快速牵引者,需详细了解患者病情,最好与骨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免造成损伤。高龄或体质虚弱者以电动牵引床轻度牵引为宜。 ⒉牵引中胸肋固定带和骨盆固定带要扎紧,但胸肋固定带安放的位置和松紧以不妨碍患者正常呼吸为度,同时应防止卡压腋窝,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两侧牵引绳应对称,松紧一致。 返回 ⒊牵引时患者应取屈髋、屈膝卧位,以减少腰椎前突,使腰部肌肉放松,腰椎管横截面扩大,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⒋牵引前可进行腰部热疗,有助于放松腰部肌肉,避免拉伤。牵引中或牵引后可配合其他治疗,如药物、物理因子或推拿手法等综合治疗,以增强疗效。牵引治疗期间需适当卧床或休息。 ⒌牵引后应缓慢去除牵引带,嘱患者继续平卧休息数分钟,再缓慢起身。必要时可佩带腰围以巩固疗效。 ⒍牵引过程中,如果患者症状、体征加重,应减轻牵引重量或停止牵引。肥胖和呼吸系统疾患慎牵。孕妇、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禁牵。 返回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 一、牵引作用 1.放松痉挛的肌肉,保持肌肉的休息态长度。 2.利用牵引的重力,使挛缩和粘连的纤维产生更多的塑性延长,从而使病损关节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活动范围。 3.治疗和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囊挛缩及粘连形成,恢复和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返回 二、牵引器具及操作方法 ㈠四肢关节功能牵引 是利用杠杆力学原理将挛缩/罹患关节(支点)的近端肢体(力臂)固定于特制的支架或四肢牵引装置,在远端肢体(动力臂)的远端按所需的方向施加重量(作用力)进行牵引,而达到牵伸关节或增大关节生理运动范围治疗方法(图7-1C)。 图7-1C 返回 1.机械式关节训练器 主要用于肌力训练,当肌肉放松时即可达到关节牵引的目的。综合训练器可用于上肢和下肢各关节(图7-23A、23B、23C、23D)。 图7-23四肢关节牵引A、B A B 返回 C D 图7-23四肢关节牵引C、D 返回 2.电动式关节运动器 由机械和微电脑控制 部分组成,操作方便 图7-24 电动式关节牵引 返回 图7-25A 图7-25B 3.简易制作牵引架 返回 直接悬挂重量牵引 图7-26A 图7-26B 返回 ㈡牵引器具操作要点 1.牵引方法 将挛缩关节的近、远端肢体固定于支架或特定牵引器具的相应位置,设置牵引参数,启动电动牵引,或在远端肢体上按需要的方向施加重力进行牵引。不同的关节及相同关节不同方向的牵引可依次进行。 2.牵引体位 根据病损关节部位的不同,可取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等不同体位进行关节牵引。牵引时尽量使患者处于稳定、舒适、持久的体位,能充分放松局部肌肉。 返回 3.牵引重量 牵引力以引起一定的紧张感或轻度疼痛感觉,但不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为度,病人能从容忍受并完成治疗。牵引力量应稳定而柔和,从小重量、间歇性牵引过渡到持续牵引。 4.牵引时间 每次10~20min,使挛缩的肌肉和受限的关节缓缓地伸展开,每日至少l~2次,有条件还可增加次数。 5.牵引疗程 取决于每次牵引的效果,只要牵引后肌肉紧缩或关节活动受限再现,则均可考虑再行牵引。 返回 三、临床应用 ㈠适应证 ①四肢骨折、脱位后关节功能障碍; ②肌肉韧带外伤手术后软组织挛缩; ③关节附近烧伤后疤痕粘连; ④软组织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 ⑤稳定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和小腿骨 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恢复期。 返回 ㈡禁忌证 ①骨性关节强直; ②新近骨折后; ③关节内及其周围的炎症或感染; ④关节运动或肌肉拉长时疼痛剧烈; ⑤有血肿或其他组织损伤征兆时。 返回 ㈢注意事项 1.牵引前要详细阅读牵引设备操作手册,了解设备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牵引参数。 2.牵引前先采取局部热疗或热敷,使挛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放松,提高牵引效果。牵引局部需要暴露,衣着应舒适、宽松,以免限制肢体的牵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