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仁者爱人 名句背诵 1.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5.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补充字音 譬( ) 盍( ) 冕( )齐衰( )( ) 弋( ) 衽( )渎( ) 瞽( ) pì hé miǎn zī cuī yì rèn dú ɡǔ 通假字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通_________________(2)与师言之道与与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通_______________ 悌,敬爱兄长 欤,表疑问语气 披,披散 古今异义的词 (1)何事于仁(古义:________。今义:什么事。)(2)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古义:________。今义:原谅;料想。) 何止 信 三、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 (1)己欲立而立人( ) 己欲达而达人( ) (2)老者安之( ) (3)一匡天下( ) 使……立 使……达 使……安逸 使……得到匡正 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 ) (4)管仲相桓公( ) (5)霸诸侯( ) (6)子钓而不纲( ) 辅佐 称霸 用纲捕鱼 名词用作动词 特殊句式: (1)何谓也( ) (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3)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一词多义 渡 帮助,救济 到 做得到,赶得上 等到 涉及,推及 和 成功 无,没有 细小,细微 精妙 暗中 给 在 比 被 相关成语: 行有余力:指做完正常工作后,还有多余的精 力来做别的事情。 一以贯之:用一种道理贯穿于各类事物之中。 立人立达:指帮助他人取得地位,建立功业。 能近取譬:指以自身作比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一匡天下:将天下事物全部纳入正轨。 1.如何理解孔子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2.如何理解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 ,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3.有人评论15.42章“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把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下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的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这一段主要用客观叙述、白描手法,寓情感于客观叙事之中,突出孔子尊重、体谅、关心人,特别是弱者的“仁爱”精神。不加评论而用朴实的行动将孔子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呈现在弟子面前。这也是含褒贬于客观叙述之中的“春秋笔法”。如果改用其他手法,难以达到如此感人的效果。 4.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为什么? 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5.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孔子的仁爱并不同于墨家的爱无等差,不是爱人之父如己之父的“兼爱”,而是等差之爱的“推爱”。它强调以孝悌为根本,从“亲亲”即亲爱与自己有血缘亲情关系的亲人开始,推而扩大到对自己所有的同类均保持一种温情与同情。 墨子主张“使天子兼相爱”,也讲“慈”“孝”,但并不以“孝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