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讲解解析.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知识讲解解析

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文言虚词、特殊句式 一、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 1、一词多义(重点):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 例:辐射式: “引”,(本义)拉开弓(“丁壮者,引弦而战”);由此引申为“拉”“扯”“牵”(左右欲引相如去);拉弓时弦与弓的距离变长,有“延长”“延伸”“伸长”的意思(引颈而望);拉弓是向后用力,有“后退”“倒退”“掉转”的意思(相如引车避匿);拉弓有方向性,有“引导”“带领”“率领”的意思(引人入胜)。 链条式(引申): “信”,指“送信的人”,“信使”“使者”,因为这样的人代人传言,其言真实,便有“真实”“确实”之意,“真实”“确实”就使人放心、信任,就有“相信”、“信任”的意思。 比喻义、假借义: 例:“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旁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畔”与“叛”同音,所以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即用其假借义。如“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利”的“爪牙”是其本义;“祈父,予王之爪牙”(《诗经》),这里的“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比喻义。 2、古今异义词: A、词义扩大:“甘”,本义是“美”“甜”,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B、词义缩小:“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 C、词义转移:“涕”古代指眼泪,今指鼻涕;“丈夫”古代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 D、词义弱化:“怨”古代表示“仇恨,怀恨”,现在仅表示“埋怨、责备”。 E、词义强化:“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表示“仇恨,怀恨”。 F、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含有贬义,品行恶劣,“卑鄙无耻” 3、通假字: A、本字不用,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旦日不可不蚤日来谢项王” B、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来为了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义)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思。“莫”,古代就是黄昏,后来用它作否定词,又另选一个“暮”字来表达黄昏的意思,这样“莫”“暮”就成了古今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C、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写那个。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注意:由于历史音变,有的通假字与本字现今已不同音了。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生”通“性”,其声母、韵母,声调现在都不同了。 因为通假字与本字多没有意义上的必然联系,所以阅读时如遇到按其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将不通的字时,考虑可能是通假字。 4、偏义复词: 在古汉中,有的合成词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A、两个语素意义相对: 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是防止盗贼进来,而不是出去,因此,用义偏在“入”,不在“出”。 B、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例:“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 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因此,在句中只有“园”的意思,而无“圃”的意思。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A、名词+宾语:晋军函凌,秦军犯难 B、副词作状语 +名词:范增数目项王 C、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副词作状语 +名词:失其所与,不知 F、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而名词又处于谓语中心语的 位置,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现代汉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1)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狐:像狐狸一样 (2)动作行为(或待人、事物)的态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3)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动作行为的处所: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5)动作、行为的方法: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6)动作行为的趋向: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2、名词作状语: (7)动作行为的时间: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3、名词的使动: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以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4、名词的意动: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做什么。 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以……为老师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使之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