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_2_中古代的农耕经济(历史)
影响: ①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精耕细作技术的提高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②易导致土地兼并的出现 A.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B.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C.统治者纷纷采取“均田”“限田”措施; D.使得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例题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例题5(2011·安徽名校高三第一次考试)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赫赤宗周,褒姒灭之”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例题5 (2011·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 ①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②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依据你所分析的农耕经济的特点,分析下列古代历史现象的成因。(要求言之成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 B.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传统的乡土观念、宗法观念、重男轻女观念浓厚 D.人口大国 E.环境破坏严重 F.农民战争频频爆发,政权更迭频繁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成因: 分散、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其发展,小农经济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提供了经济基础。 B.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的原因: 农民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着,农业的发展事关人民生活和国家稳定。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 C.传统的乡土观念、宗法观念、重男轻女观念浓厚的原因: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民离不开土地,安土重迁;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生活,聚族而居;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的生产方式中,男子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劳动力。 D.人口大国的原因: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的生产方式落后,古代中国农民扩大生产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推动了人口的增长。 E.环境破坏严重的原因: 由于生产力落后,扩大耕地面积是古代中国农民扩大生产的基本途径之一,导致了对荒地无节制开垦,严重破坏了环境。 F.农民战争频频爆发,政权更迭频繁的原因: 农民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赋役盘剥,土地兼并,使农民破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政权更迭频繁。 (二)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1952年_____,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_______,引导农民参加____________,走__________道路。 3、1958年______,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________,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明清时期,长期领先世界的中国传统手工业,为什么没有实现由手工工场到机器生产的飞跃? 1.生产方式—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农民贫困,导致国内市场狭小,制约了手工工场发展。 2.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了手工业发展。 3.文化政策— 文化专制政策压制了中国人的创造力。 4.外交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失去了海外市场,影响了手工工场发展。 5.思想观念— 重农轻商的陈旧观
文档评论(0)